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法教学的优化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黄慧如
[导读] 基于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法教学的优化对策研究,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面临的现状,然后分析了乘除法的优化,从以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有余数的数学、加强课后练习四方面进行研究。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柳市镇第四小学    黄慧如

摘要:基于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法教学的优化对策研究,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面临的现状,然后分析了乘除法的优化,从以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有余数的数学、加强课后练习四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字:乘除法;数学;计算能力;应用
        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学教育中数学科目是一个偏枯燥的学科,尤其是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生年级偏小,开始接触乘除法计算难免会出现排斥现象,所以对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法教学的优化极为重要。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计算能力,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夯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乘除法面临的现状
        1.教学观念陈旧
        在当代数学教学中,基本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们属于被动的听课状态。很多时候老师在上面讲课,而学生在下面容易走神听讲不认真,双方交流过少,长此以往,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强行灌输知识的方式已经不再符合于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1]。
        2.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如今师范类学校非常多,但是并非所有毕业的教师都能达到可以教学的水平,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可能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造成影响,不能够更好的去学习,找不到学习方法,容易放弃对数学的兴趣。
        3.缺乏复习意识
        教师在授课完成之后,学生会有短暂的记忆,但是这个记忆在学完更多的知识之后会慢慢遗忘。学生本身缺乏复习意识,学完知识后不进行及时巩固,会影响学习效率。教师方面课后没有及时带领学生复习,会造成知识点模糊,不能得到更好的运用。
        二、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法的优化方法
        1.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处于二年级的学生,比较懵懂,对事物充满好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克服对计算的恐惧,才能更好的接受知识点。例如人教版上学期书中的九九乘法表的部分,传统教学方式是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背不下来更会有惩罚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很大压力,容易产生厌烦心理[2]。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需要运用灵活的思维方式,用图片、多媒体视频、做游戏的方式帮学生去记忆。
        例如运用多媒体和动画片结合来吸引学生,制作动画片葫芦娃的图片,七个葫芦娃的图片映入学生眼帘,注意力会非常集中。然后出现一棵树上七个葫芦娃的图片,第二颗、第三颗树上都是七个葫芦娃。这时可以进行提问,共有多少个葫芦娃在树上?学生这时可能会用最熟悉的加法进行运算7+7+7=21。


教师这时注意引导,告诉学生老师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能更快的速度数清楚有几个葫芦娃。现在学生会非常愿意学习乘法口诀,然后带领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带入到故事中,可以最后得出3*7=21。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全程认真听讲,更能通过互动引发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满意的结果。
        2.生活化讲解数学运算
        贴近学生的生活讲解数学题,学生熟悉的东西理解起来更容易。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知识有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可以随时随地运用。发展多向思维思考问题。例如明明妈妈买了一个大西瓜,切成了16份,让明明平均分给他的四个好朋友小红、丽丽、梅梅、大雄。问大雄能够得到几份西瓜?这道题可以运用学到的乘法口诀4*4=16,发展逆向思维,运用到除法里面会得出16/4=4。所以大雄能够分到4份西瓜。把抽象的东西简单化,理解起来更容易,学生接受程度更高,记忆也会更深刻。
        3.有余数的除法讲解与应用
        人教版下学期有余数的除法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学完乘法口诀能够逆向思维运用到除法以后,开始学习除法的余数运算。教学中可以给每个学生分发23个彩绳。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摆放,分成四行,每行摆放五个。然后观察学生反映,这时一定会有学生提问,剩下的三个怎么办?学生提起了兴趣,这时候就可以开始讲解,数学是具有多元化的,除法可以有余数,运算是23除以4等于5余3。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记忆也会非常深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也是非常有趣味性的,并且在生活中很常见,学好之后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4.增加课后练习,增强复习效率
        在学习完数学乘除法之后,一定要让学生多多练习。增强运算能力,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为以后更深度的数学打好基础。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游戏练习,在课后休息期间可以玩逢七必过的游戏,增强学生的记忆,锻炼计算能力,跳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胜负欲,对以后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还可以进行分组练习,全班分成四个组,每次出一个人进行乘除法快问快答,最后胜出的小组可以得到一些小奖励。从中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敏捷思维方式。学生属于爱玩的年级,对游戏没有抵抗力,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期待每次数学课的到来。
        课间练习与课后作业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宜留过多的家庭作业来束缚学生,教师应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数学题适当安排家庭作业。作业不仅是要巩固当天的基础知识,还要能运用到生活中,引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全面性。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检查应该是认真谨慎的,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优点和弱点,有针对性的去进行讲解。与家长及时进行沟通,家长在家中也可以适当辅导学生,将困难早日攻破。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不怕困难,努力学习。
        总结: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处于爱玩的年纪,但是学习能力。记忆能力也是非常好的,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进入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兴趣,全面发展,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成长为栋梁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帆.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法教学的优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06.
[2]王慧玲.把握知识本质尊重知识规律——乘除法意义与倍数问题有效结合做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3):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