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混合式学习”的运用初探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邬美林 闫志英
[导读] 本文主要围绕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混合式学习”的运用展开探讨,其中,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有效策略,以期为优化教学质量建言献策。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邬美林 闫志英   832000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混合式学习”的运用展开探讨,其中,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有效策略,以期为优化教学质量建言献策。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高职院校;具体运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堂教学
        引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以下简称课程)的学习,需要以优良的理论实践结合能力作为支撑,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教学的内容和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高职院校教师有必要重视积极开展教学模式创新,以实现教学质量的优化。
        一、“混合式学习”的运用
        对于此类模式的应用,在具体教学阶段,教师要重视帮助学生开展意义构建,同时有效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具体包括:其一,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调动出来;其二,合理创设教学氛围及环境,为理论实践结合提供支撑;其三,实际引导学生进行组织合作时,需要重视引导生生间开展有效的沟通和探讨,并合理设计合作的过程,为学生合作、探讨规划正确方向。
        (一)教学结合
        从计算机技术特征角度加以考量,学习该课程的学生需要掌握较为优良的自主学习素质及能力,进而能够在实践工作期间自主探索并应用各类新型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相关技术。具体学习阶段,各学生需要结合自身任务,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同时,和他人共享经验、成果以及意见等,经由沟通、协作等方式,达到合作共赢,不仅有助于培养协作意识,且能够确保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
        同时,可缓解因师资力量较低等原因,导致的难以及时对学生进行疑问解答和困难帮助等问题。但也由于此类方式需要以大量的实践课程作为支撑,因此,各高职院校也应尽可能的使得实验室保持在开放状态下。
        (二)开展针对性的活动混合
应用混合式学习的过程中,可设计多种形式存在差异性的活动,包括教师面对面教授、网络自查、模拟考试,以及研讨会等,都可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面对。
        (三)线下教学、线上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
        课堂教学开展的主体区域包括机房、教师等,多是依靠教师面对面教授的方式,开展具体教学,如此有助于促进师生互动和交流,有利于教师更及时、准确的了解和把控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吸收和理解程度。在线学习具体有论坛、网络学习及线上课堂等。
        企业实践环境,对于检测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实效性,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促使学生拥有一个可靠的实践平台作为支撑。将上述方式加以有效融合,并促使各种方式均可以有效发挥自身实效性,实现优势互补,基于此条件下,可促使学生的潜力被最大化的挖掘和开发出来。



        (四)考核评价方法多元化
        混合式学习应用期间,通过集过程、活动及考核评价为一体的评价体系发挥作用,可帮助教师更全面、准确的把握学生真实水平.评价属于一种可激发学生学习自主、积极性的方法,可促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
        (五)虚拟技术应用
        结合课程基本特征,实践教学阶段,会设计到计算机参数设置等内容.相关操作可能使得系统参数发生变化,甚至导致系统遭到破坏,进而对计算机正常工作造成较大影响,致使教学难以顺利推进。通过对虚拟机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防止由于上述情况发生,而对教学正常开展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结合Virtual PC虚拟机软件存在操作便捷性较高资源占用空间少等特点,实际应用混合式学习方式的过程中,通过对其的有效应用,可获取更为真实、直观的多媒体演示及模拟环境,促使所创设教学环境的质量大幅提升,并可以在确保实验有效开展的同时,减少各种人为因素导致计算机软件或者硬件出现破坏问题的可能性,对于节约实验资源也存在积极影响,并可以大幅减少实验室的维护时间。
        二、实例分析
        (一)情境导入
        教师优先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任务:设班级为计算机企业,现在某客户要配置一台办公用电脑,并要求具有游戏、文字处理、上网等功能,价位控制在3500到6000左右。
        (二)任务的准备与实施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任务组织安排以及任务的过程和目标,在此期间,均为教师讲授过程.任务具体包括多个分项任务,包括内存条、CPU、主板、显卡等的选购等。教师结合任务要求针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各小组以课件形式呈现任务内容,并通过探讨沟通,优化任务过程及细节。
        准备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网络检索,建设配置单实践方案规划,交由教师审阅,具体是检查学生选择部件性能参数,指出其中错误、缺少的内容,加以纠正和补充,随后学生再次修改;各族学生利用网络模拟攒机,设计模拟购机单;活动结束各小组上传配置单进行展示,派出代表阐述配置原因,教师点评。
        结论:综上所述,上述围绕课程,细化阐述了混合式学习的应用,并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基于情境导入,以及任务的准备和实施方面,针对混合式学习对于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和展示,研究表明,此类模式的关键点并非混合内容,而是混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宋佳玉,于伟凡.基于课堂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职高专药理学教学中的设计与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0):104-105.
[2]莫桂贤,吴杰.基于学习通的电子商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研究与实践——以《网店运营》课程为例[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7):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