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成 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农国敏
[导读] 问题来源及学情分析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民建完小   农国敏  邮编:532413

        一、问题来源及学情分析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教学前,部分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把握不准,我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很多困难。我开始关注并实时思考:学生碰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错误可以分成哪几类?学生感到困难和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笔算除法?
        二、收集错例,整理分析
        1.商出错
        (1)试商出错。这一类错误绝大部分时候发生在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的练习中,因为他们对表内乘法的口诀的掌握并不熟练.在和这些同学课后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孩子背诵乘法口诀虽说能够背乘法口诀,但是时而还是会出错。他们试商并不能迅速提取所需口诀,而是还需按顺序地背诵,一直背到所需的口诀为止。因为口诀的熟悉度,后20%的学生计算的速度大受影响,而且一旦有余数出现,他们常常束手无措,不知从何处下手。
        (2)商的最高数位上数字写错位置,即错误判断商的位数。这其实也是学生在试商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的错误,这种错误经常出现究其原因,是由于孩子没有很好的掌握“用除数去除百位上的数时,不够商1时,需要合上十位上的数一起计算,此时的商要写在十位上”的这个知识点。
        (3)商中有0。这类错误之中最典型的就是当商中间有0的除法。其中,学生错误率最高的是当百位上的数恰好被除尽,用除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十位上不够商1 。这时候,小部分孩子一不注意直接落下一位数,合在一起除以除数,可是看到已经除到个位了,可是商的十位和个位都还空着,然后束手无措,不知道商要写在哪一位上。这些孩子就是没有能够真正做到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
        2.余数出错
        (1)商和除数相乘出错,大多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因乘法口算不熟练而犯得错误。
        (2)部分的被除数减“分出去的数”的出错,即减法出错。笔算减法中“大减小”是最常见的错误,除法计算中这种错误的出现可以反映出这些孩子的基础很是薄弱。正如我们知道的,在学习减法之初,他们常会以为减法就是用“大数减小数”,但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纠正错误想法。因此当进行除法运算的时候,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减法已经掌握得非常熟练了。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感知比较笼统,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但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试商上,使得原来在减法计算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一下子暴露了出来,尤其涉及到退位减法。
        (3)笔算中漏写余数,主要体现在被除数中的百位或十位与乘积相减的差(余数)漏写.例如650÷5,百位上6-5=1,孩子漏写百位的余数1,而将十位的5直接落下来进行计算,接下去就一步出错导致步步错,最终的商自然也是错误的。究其原因,是孩子们算理不清,算法不明。
        (4)余数要比除数小。


我执教的这个班级是三年级才接手的,在教学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表现的有些茫然,甚至有孩子问我余数是怎么来的,我不得在课中临时改变教学计划,让孩子们去想一想他们“余数知多少”,通过学生自己去回忆补充,回顾有余数的除法。然后在有余数的的除法计算过程中,当计算余数大于除数时,学生并没有去注意余数的问题,可见学生对余数的理解并不深刻,但是这种错误是孩子能够通过重新检查后得以避免的。
        (5)横式答案出错。这种错误一般竖式正确,只是在横式上的答案漏写了余数或书写错误.在与这些孩子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出错的原因:
        ①由于孩子的感知太笼统、不精细,一些孩子觉得笔算除法重点在列竖式,竖式写完后一下子如释重负,最后横式上不是那么重视,就忘记了。
        ②还有些孩子因不理解余数对算式的意义而没写余数。
        3. 格式引起的错误
        (1)数位没有对齐。当被除数落数出现问题或是余数写错位置的时候,会出错也不难理解。例如,有部分学生写出如下的计算过程。
        (2)计算步骤出错。这种错误在学生不熟悉笔算除法之初常常出现,这些孩子能够理解算理,能够计算商。他们错误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一些学生计算完百位后,直接得出商,没有把乘积和余数写完整;还有一些学生在计算完百位之后,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够除,能够商1的情况下,依旧直接一下子把十位和各位的商写上,虽然也接着计算了乘积和余数,也是同样对计算的过程不够熟悉。
        三、关于错题教学方法以及思考
        1.回顾旧知,巩固基础。
        能够熟练地运用表内乘法口诀是学习笔算除法的前提。在练习中发现试商出错的情况后,我开始狠抓表内乘法口诀。每节课前学生集体背诵,同桌之间相互抽查,希望学生借此形式能够做到条件反射性的得出结果。一段时间的训练还是有一些效果的,学生对口诀掌握的熟练度有一定提高。同时,复习“有余数的除法”,孩子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更熟练准确地试商。
        2.弄清算理,明确算法
        除法是来源于分东西。笔算除法同样也是能够呈现分小棒的过程,不仅仅是几个步骤的依次循环往复,因此除法算理结合“分小棒”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让孩子们听懂、会写,还要会解释,并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哪些地方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你能够提醒大家的。在这一过程,就要求老师对算理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否则教师一知半解,仍存疑惑,无疑之后学生出现的问题也少不了。
        3.对比练习,掌握算法。
        对比练习主要有两种形式:相似题型的辨析练习以及对错题的辨析练习。对于相似题型的辨析练习,但我发现上完“商中间有0的除法”之后,孩子们知道了但用除数去除一个数不够商1的时候,可以商0占位,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很多孩子条件反射性地就觉得只要被除数中间有0,那么商的中间一定是0.于是,我对此出了两道算式:406÷2和506÷2 。结果有的孩子忘记了506÷2时,百位除好后与商和除数的乘积存在着余数,直接落下一位的数。通过去观察两个算式的不同,进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不够商1,添0占位。
        对于错题辨析,我不仅仅通过课本练习中的“啄木鸟当医生”,引导学生去发现错因知道如何订正,而且将学生集中出错的一些典型错例搬上投影,让孩子在辨析中对算法的掌握更加深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