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刘心声
[导读]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计算机专业人才。

黑龙江黑河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刘心声   164300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计算机专业人才。在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本文主要对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培养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实践能力
        现如今,人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计算机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应用工具,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升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为了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教师应该加强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进而解决生活或工作中较为复杂的工程问题,为学生未来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可以满足现代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一)理念落后
        目前,计算机类各专业课程体系通常包括通识课程、学科类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五大模块。不论哪一课程模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课堂教学不重视实践和创新,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不仅如此,一些教师虽然掌握了教材中的专业知识内容,但对最新的前沿技术并不了解,教学和考核内容都比较滞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平台欠缺
        计算机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和良好的实践平台。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到资金、场地、双师双能型师资力量等因素的限制,学校没有独立的实践平台,或者实践指导教师指导能力不足。不仅如此,课堂教学的大部分实践都由教师占据,学生独立实践的时间较少,且大部分学校都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对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投入较少,学生没有良好的实践平台和实践机会。
        二、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一)创新教学理念,完善考核机制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观念思想,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着重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采用项目驱动、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同时强化学生的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新观点、新看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验证这些观点和看法,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运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


例如,在“专业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从计算机直接识别的二进制讲起,然后设置一个个项目,如汉字的存储识别问题、整数的存储识别问题、实数的存储识别问题、图片的存储识别问题、音乐的存储识别问题、表格的存储识别问题等,因为这些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它们平时都不是二进制数,要想让计算机能处理这些问题,就必须将这些问题量转化成二进制表示,基于此种思想,我们利用项目驱动学生去构建解决上述问题的计算思维模型,进而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以及算法设计能力.再如讲计算机应用问题时,教师可以以打印文件为例子,引导学生分析计算机具体是怎样打印文件的,计算机是如何将二进制数再通过打印机转换成文字。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和学习任务,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和探索,找出文件打印的方式,总结计算机应用的优势和作用,同时强化学生实践探索、创新分析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采用完善有效的考核机制,不仅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增加实践考核的内容,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情况,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多观察学生日常学习和实践的情况,构建完善有效的考核体系,明确分值权重,使评价结果可以真实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为实践教学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二)丰富实践平台,激发学生兴趣
        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更多计算机复合型应用人才,学生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而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学校应该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实践平台,积极与教育部门、科技企业等社会组织和机构进行沟通合作,丰富学生实践的路径、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3]。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可以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中应用计算机知识,提升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强化学生的综合实力。如果学校拥有足够的资金资源,可以建立专门的实践培训基地,了解企业的真实项目,将这些项目引入到课程教学之中,通过项目化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学校也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并为学生提供丰厚的奖励,以此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发挥特长、展示个性提供机会和资源。对于有理想、有实力的学生来说,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知识,丰富计算机应用的经验,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此,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并且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知识,进而为社会、企业输送更多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勇.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成功:中下,2018(19):191-191.
[2]马克,宋长新.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高教学刊,2020(9):27-29.
[3]叶凯.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000(003):196.
注:本文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能力为本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研究”(编号:SJGY0209)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