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邵立娜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邵立娜
[导读] 近年来,在教育方面不断地要求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能力,核心素养的目标提出是一反往常的传统教学模式,是需要去提高学生们的全面能力发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萨尔图附属学校  邵立娜

摘 要:近年来,在教育方面不断地要求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能力,核心素养的目标提出是一反往常的传统教学模式,是需要去提高学生们的全面能力发展。本篇文章对于初中课堂中的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教育进行分析,对培养同学能力素质方面的进行探析,并结合作者自身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去进行相应的教学方面的模式以及策略的方法探讨,希望可以对核心素养在初中化学实验方面有更好的结合运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模式策略
        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进行着不断的道路探索以及思想方面的创新,对于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目的是为了去使得教育发展更加贴合人才能力培养方面的方向,对于同学在进行学习过程中,去更加的注重他们的全面能力和学科素养方面的教育,因此在对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上要进行更加合适的方法探索,去真正的实行到到核心素养能力的方面,从而使得教育可以更加良好的发展,使得教育方面的改革可以更好地进行,深入的去进行教育方面的模式探索。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1 实验课堂中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
        在进行化学课堂的教学方面,由于化学知识的复杂性以及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远离日常生活的应用,因此,对于学生在化学方面的学习,总是缺少自主性以及积极性,同时在实验课堂中,学生们过度的依赖老师的指导方法,缺少自己的动手能力探索。同时老师也是为了保证实验课堂的安全性,总是会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过度的指导,导致学生被动的去进行操作去依赖老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得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方面得不到发展,缺乏对事物的自主思考。
        1.2 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动手机会少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讲台上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然后再使学生进行某方面的思考以及动手。在初中的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进行实验课前会将所要进行的实验内容以及具体的操作手法以及安全事项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的讲解,同时在多媒体上进行操作的视频播放,让学生们能够准确的去进行实验,因而这些部分的教学,在课堂中也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导致了学生们在进行后半部分的自我动手操作方面时间存在不足的问题现象,使得在初中化学的实验课堂中只有一小部分可以使学生们进行相应的动手操作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这也就导致了在时间上,使学生们不能够去进行更好的锻炼动手能力。



        1.3 实验教学缺乏对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实验都具有操作方面的危险问题,所以在课堂中对化学实验方面的操作教学中老师会将所要进行的实验原理以及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一遍一遍让学生们去学会去理解到位,然后在进行实验,使学生们就缺乏了对实验的自我思考能力,而是只是去依靠课本进行相应的操作,去模仿课本实验操作的步骤,达不到对自我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同时由于学生们的自我操作能力较弱,在实验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是对这些错误的分析都不能够真正的做到理解,因此老师对于出现的错误也仅仅的是选择一带而过,在同学们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后,去对真正正确的实验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而没有对学生们出现的错误进行详细的指导,这也就导致了学生达不到上实验课动手的目的,也就是进行了理论方面的加深学习,使得实验教学没有对学生的思维方面,以及自我能力和动手方面的能力培养。
        2.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针对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化学学科的学习是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课程操作的相结合。因此在实验课中对于学生们的能力方面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由于实践课程操作对于核心素养的目标贯彻学习,也是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2.1 改变教师试验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是对课本理论知识方面进行相应的考察。这也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加的注重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学生们在考试中的成绩表现。由于对于实验课的内容方面不进行相应的考察,也使得部分的老师对于实验课也只是带过,仅仅使学生进行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要求教师首先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教学观念,要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能力以及思维,而不是对成绩方面的过多要求,要在达到成绩目标的同时,去保证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就要更加的注重实验课堂中,学生们的自我探索,不要仅仅的是对结果去进行灌输,要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以及培养化学方面的素养。
        2.2 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的学习是要对各种物质的反应变化进行相应的观察,因此在实验教学课堂中,要使学生去注重对物质形态变化的观察方面的能力培养,同时在进行实验课堂中,不要仅仅地去要求学生做到与课本实验结果相符的实验,要使他们进行相应的正确操作,在得到结果方面去进行正确或者错误的自我问题分析,从而在实验的课堂中锻炼出学生们对仪器的组装能力以及物质形态变化的观察能力。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下的初中化学的实验课堂要更加的去实现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全面培养。
        3.结语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教育事业的更好以及更高质量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下,要对初中化学的教学实验课堂要进行相应的模式创新以及策略的探讨,去实现更加有效的课堂教育。
参考文献:
[1]路丽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19(05):33-36.
[2]赵令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情境素材选取与使用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19(06):118-120.
[3]杨新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24):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