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高效体育课堂 陈明华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陈明华
[导读] 小学教育属于关键阶段。该教育阶段体育教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体育技能,提升自身素质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应该提高重视和关注。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东方小学    陈明华

摘要:小学教育属于关键阶段。该教育阶段体育教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体育技能,提升自身素质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应该提高重视和关注。在新课程改革的推下,如何优化各种策略来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在本文当中我们也针对如何探索小学阶段构建高效体育课堂进行了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就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同时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锻炼,让学生对学习方式和体育锻炼效果提高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相关的教学策略,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  
        一、保证课堂统一协调,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学校的场地和器材有限,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统一协调。当前体育课程主要是安排在上午三、四节和下午的时间,因此体育课基本在同一时间进行,学生活动的场地一次受限,操场变得拥挤,而教师们也只能各自划定领地,进行圈养式教学。这样的模式成了一种普遍性问题,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班级的协调管理。在学期开始时,体育教师要做好交流,对教学任务进行统一协调,灵活有序的组织安排。再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减少场地和器材的影响。
        二、课程有所创新,教学灵活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选择趣味性的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同时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变。比如在学习长跑课程时,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模式就是让学生沿着跑道进行强迫练习。长跑让人感觉枯燥乏味,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我利用了分组比赛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完成长跑。比如利用几个标志性物体摆放在适当位置,采用四点呈现长方形,将学生分成4组,分别站在四个点上,让学生按照几何图形进行跑步联系.为了更好的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跑步过程中让学生将自己跑过的几个点连成各种图形,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之后小组讨论,同时也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进行自我反思,找出最佳的跑步练习路线。在跑步过程中,不知不觉加大难度。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还增强了师生关系,根据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参与性比较高,同时也完成了教学目标,突破了难点和重点。而且在课后总结时,对学生进行评论:你们知道今天自己跑了多远吗?回家可以计算一下,求出自己所跑的距离。



        游戏本身就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因此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大。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游戏的这一特点,通过做游戏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比如在课刚开始时,我们可以安排,快快集合、看谁反应快、跟我辩论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而在课中时间还可以安排八人接力等比赛活动,在结束时可以安排一些争做领操人,瞧我最像他等愉快的结尾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单的是教育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引导着和朋友,是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的参与者。结合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这样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感到其乐无穷。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校园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比如利用微课展示的方式将体育运动的重点和难点动作进行分步展示;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在课堂上播放体育赛事,引导学生进行点评,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受伤的情况。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对动作进行慢放、定放、反复重复播放等操作,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每一个动作。之后让学生再根据视频进行反复练习,直到完全掌握动作技术要领。此外多媒体技术还能够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优势和吸引点,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他们,指导他们自己进行钻研和探索,进而培养学生会学善学的品质。在小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要加强交流。因为师生关系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够将教师看为自己的良师益友,遇到问题时积极主动的进行求助。此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支持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同时在最后进行学习评价时也要做到以生为本,采取多元化评价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四、结束语
        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比较重且自我管理能力不是很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提升区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逐渐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养和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高海童.如何实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 考试周刊, 2015, 000(028):107-107.
[2]宋文东.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 引文版:教育科学, 2016, 000(008):P.766-7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