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美德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董丽芳
[导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会影响其后期的发展,更是决定着其未来人生的走向,由于受到当今社会某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小学生都表现出素质和行为比较低下的情况。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伯都讷小学 董丽芳   138000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会影响其后期的发展,更是决定着其未来人生的走向,由于受到当今社会某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小学生都表现出素质和行为比较低下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也提出小学语文课堂上,传统美德教育的具体渗透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语文课堂教育工作开展和实施,保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全方面的接受传统美德熏陶,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中国;传统美德
        前言:道德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其生存的灵魂,更是每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所以想要真正的实现我国民族的发展,以及教育工作的复兴,就需要从小学阶段着手,关注到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本文就提出小学语文课堂上,传统美德教育的具体渗透策略,希望能够改善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流程优化,教育工作的效果,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拓展德育教育内容
        在小学校园内部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结合传统美德进行教育的渗透,要求教师还需要充分的对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教育内容进行使用,结合学科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真正的把一些具有传统美德教育优势的文章,合理的进行分析,以此发挥出教育所具有的最佳效果,拓展德育教育的内容。传统美德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最主要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所以要求就是能够选择适合学生发展和成长的核心内容,使学生能够接受全方面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的素质。
        例如:在讲解《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发掘邱少云所具有的美德,这也是教育的核心资源。其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传统的美德,邱少云为了民族的抗战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纵身于火海焚身,但是依然坚挺在战壕之中,这也表现出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感。所以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剖析和理解,使学生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也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传统美德教育渗透的最佳方式。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强化德育教育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很多课文的内容都充分地把我国传统的美德进行了体现,所以教师更是需要关注到这些内容的发掘,有针对性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样才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最终目的。但是如果一味的单纯对教材中的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在对传统美德理解上可能也存在着不够深刻的现象,所以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相对比较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组织学生深入地进行表演和观察,了解学生知识学习的现状,也能够在表演和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好的对文章内容加以探讨,以此对其中所包含的传统美德有着更加深入的认知。



        例如:在讲解《将相和》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认真地对课文所包含的内容,以及涉及到的情感基础进行深入的分析,带领学生针对课本的剧情进行表演和编写。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学生深入的了解文章的内涵,也能够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传统美德,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将相和》这篇文章中的谦让和心胸宽广的含义,使学生对传统的美德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发挥教师个人魅力,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
        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想要真正的结合使用传统美德进行有效的教育工作实施,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之中,关注到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情况。因为每一个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崇拜者,教师如果能够树立起自身的良好形象,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也能够保证小学语文课堂上,传统美德的渗透效果得以提升。所以教师更是需要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核心素养,利用个人的魅力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切实有效地提高传统美德教育在语文课堂上渗透的有效性.例如:在学校的时候,老师有很多机会进行传统美德教育,通过主动关闭水龙头,主动关闭点灯,主动捡起地上的废纸并送到指定收纳箱,午饭吃多少盛多少等等,达到勤俭节约的教育渗透;通过学习雷锋,互帮互助,为希望工程捐资捐款,帮助残疾人等,达到仁爱教育的渗透;答应学生的事要做到持之以恒地强化诚实守信教育。总之,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进而提高教育的效果。
        除此之外,传统美德的渗透工作更是需要落实到语文学科的各个环节之中,也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际生活之中。这时候教师也需要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能够深入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够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使学生真正的在语文课堂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我国传统的美德对于人们发展和进步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以此把这些美德深刻的印在脑海和心灵之中,这些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结合我国小学校园内部,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具体开展形式能够了解到,长久以来,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课堂教学工作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一味地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仅仅是进行基础知识的渗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本文也在以上内容中,重点了解到中国传统的美德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具体的渗透策略,希望能够发挥出语文教学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以此引导学生深入到课堂内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进而为学生后期良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晔.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中华文化的引入与教育方式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20(07):54-55.
[2]杜君.教书育人两相宜,润物无声胜有声——以《梅兰芳学艺》为例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凸显育人功能[J].小学教学研究,2018(33):71-73.
[3]石小明.探究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J].华夏教师,2018(02):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