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颗星辰都闪亮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鲍青青
[导读] 在当今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素质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浙江省义乌市义亭小学   鲍青青

【摘要】 在当今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素质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随着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小班化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而小班化背景下学生文明素养的培养正是在这种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深入到素质教育的领域而进行的前瞻性、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在小学品德课程下努力尝试构建小班化环境下班级“争星”文化的教育,让“星”文化成为一种精神的美餐而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星”力量成为学生更为温暖的精神关怀。
【关键词】:学习;教育;教学;学生;实践等
        一、细化标准
        打造贴心的小班化教育,首先是要回归教育本位,用教育引领教学,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一种精神力量.因此,以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为基点,我设置适合学生实际的十星及十星内容,并针对每月一星细化每周行为规范要点。“公德小十星”的全称是“争公德小十星,做文明小使者。”十颗星即 “爱国星、礼仪星、勤俭星、孝顺星、诚信星、卫生星、勤奋星、守纪星、友爱星、创新星”,且每颗星都有评比要求.每月争一星,有针对性地围绕各星要求细化每周规范要点,旨在用争星的模式,创新学生在小班化环境下的文明养成教育。一月一主题,一周一规范。以“礼仪星”与“勤俭星”为例:
        ★礼仪星
        第一周:尊敬师长,敬礼问好。(进校门下车、脱帽、喊老师好。)
        第二周:礼貌待人,微笑相迎。(未经同意不动用他人物品。)
        第三周:仪表整洁,穿戴规范。(每天佩戴红领巾、校牌和安全小黄帽。)
        第四周:语言文明,不讲土话。(讲普通话,常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
        ★勤俭星
        第一周:爱惜粮食,文明用餐。(食堂用餐要“光盘“行动,秩序井然。)
        第二周:认真值日,积极劳动。(班里的事争着做,有自己的服务性岗位。)
        第三周:不买零食,节约用钱。(不卖小摊上的东西,不吃“三无”食品。)
        第四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电灯、电扇等生活习惯。



        二、深化实践
        在当今学校教育下,很多孩子出现了“语言的巨人、行为的矮子”,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当前很多传统意义上大班教学德育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缺陷.做深入的小班化学生文明素养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探索,才是小班化德育较大班德育在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上的彻底转变。推行小班化,不只是做硬件的投入,课堂效益的提高,更主要的是着力把重点投向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让小班挥出更高的效益。小班化在于以人为本,构建灵动的充满人本、人文和人情的班级文化氛围,才能让小班中的孩子们更充满活力和富有智慧。因此在争星活动的开展中,我努力使实践体验活动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认知和实践需求。于是,我深化活动内涵,拓展实践活动的外延。如争“爱国星”,除了开展诸如“爱国歌曲大家唱”这类传统活动外,让孩子们从小懂得爱国爱校爱“家”——我们的班级。“爱国星”的内涵得到了升华。
        三、量化评定
        小班化的教育是精细的,小班化学生文明素养培养模式的探索也是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我在班级的争星活动中摸索并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评比、考核、反馈、整改制度,努力使评价起到激励、指导和鞭策作用。一学期争五颗星,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每月争一颗星及时考评,
        班内80%学生能争得“各月之星”,而20%学生则不能争得。评估结果由同学评估、家长评估、自我评估三方面综合得出,并通过班级后面的队角“争星龙门榜”张榜公布,学生每人有一册争星小手册,由各班主任保管,每月评定,期末统计总结,放入每个学生的成长袋,把学生们的成长通过小小的争星成果展示出来。班级中的每个孩子在班级中都有角色,班级里“人人有岗位,事事有人管”,于是每个孩子我都发给了具有班级特色的小牌,如“小小节电员”、“绿化小能手”等,天天和红领巾一起佩戴,牌子后面设置一个粘贴星星的位置,使争星活动与学生们的学校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每学期结束,班主任在获得四星以上的学生中民主评议,选出最优秀的为班级“公德标兵”进行发奖表彰。
        小班化的教育是永恒且美丽的,而学生良好的文明素养形成又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复杂过程,因此需要在这个特别的环境下长期培养。小班化对我们是一个全新的考验,是一次不寻常的挑战。我们要更精心地去创造一个个生动多彩的育人情境,精心地设计每一个教育的细节,精心地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精心地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提供帮助。如何在小班化教育环境下使争星活动更新颖、更扎实、更有效,这是我这个小班班主任所要思考和探索的。虽然在探索的路上,很细碎、很复杂、很辛苦,但我深知任重而道远。愿更多的德育工作者能扎根在这片小班育人的沃土里,让教育更精致,让“星光”更璀璨,让文明之花在我们的小班校园里开得更加绚烂!
【参考文献】
1.《小班化教育班集体建设》四川大学出版社
2.《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李维主编
3.《陶行知教育文选》  教育科学出版社
4.《德育社会学》  鲁洁  福建教育出版社
5.《小班化教育》  邱训平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