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指导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孙娟
[导读]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对于事物的分析和认知能力都是比较弱的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   孙娟

摘要: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对于事物的分析和认知能力都是比较弱的,大多数的幼儿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与小伙伴沟通交流,拿到的玩具更是不愿意与小伙伴进行分享,甚至小伙伴还会因为一个玩具抢起来,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常常会发生类似的事件,为了促进幼儿能够有效的实施区域活动,能够更好的与小伙伴沟通交流,并愿意把自己的玩具与小伙伴分享,所以,本文将对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分享行为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幼儿的分享行为
        分享活动在幼儿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在当今的家庭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都有七到八个人围着,导致孩子特别的娇惯,在家所有的人都把东西让给他,孩子的占有欲特别强,甚至有时别人碰他的东西都不行,更别提把东西与其他小朋友分享了,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他也不会与其他的幼儿沟通交流,会让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得不到好的发展,所以在幼儿园教师会帮助幼儿控制超强的占有欲,促进幼儿之间的友好相处,使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幼儿不愿意分享的原因
        在幼儿的教育阶段,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幼儿就像是一张白纸,任由作画,在幼儿的潜意识里,并不存在分享的观念,但是随之幼儿年龄的增长,有的幼儿愿意与小伙伴分享,有的幼儿不愿意分享,教师要对幼儿展开探究;
        (一)幼儿的占有欲比较强烈。
        孩子是家中宝贝,什么都让着她,记得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他是家里的老二,当然无论是美食还是玩具,老大都会让着她,有一天,爸爸买来一块披萨,爸爸说:“你要和姐姐一起分享着吃。”可是,他接过披萨自己大口大口的吃并没有与姐姐分享,当姐姐去吃的时候,他不让姐姐碰,甚至还会大声的哭喊。此时,妈妈说:“你让弟弟先吃,你那么大了等弟弟吃完你再吃”。虽然,只是美食,姐姐吃不吃都无所谓,我认为妈妈这样做只会害了孩子,没有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如果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点点的挫折,都会让孩子一蹶不振。所以,在幼儿的分享教育中,家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幼儿的分享意识被误导
        爸爸妈妈是孩子的影子,家庭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是有能力的人,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有一位家长,经常会把洗好的水果先给他的爸爸妈妈吃,然后拿给自己的孩子,最后自己再动手吃,长此已久,孩子也会这样做。可是,又一次,孩子在吃雪糕,奶奶说:“宝贝,给奶奶吃一口”。


孩子把雪糕递给奶奶,奶奶没有吃,一次、两次都是这样逗孩子,当你真正想让孩子分享的时候,孩子会认为在逗她玩,在幼儿的潜意识里,建立起大人不会吃孩子的食物,甚至吃它东西的时候孩子会哭闹。与此同时,告诫我们的家人:当幼儿给你分享的时候,一定双手接过,并谢谢他,帮助幼儿建立分享的意识,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帮助幼儿建立分享的概念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引导幼儿与好朋友分享,(如:)你在家经历的快乐事情,可以与好伙伴进行分享,分享快乐你就会收获快乐。[1]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愿意分享的好习惯,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有一位小朋友和同伴因为一块玩具(的争抢而生气),导致他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默默的留着眼泪。这时,我走到她身边,对他说:“宝贝,你要学会和小伙伴分享玩具,既然大家都喜欢,那么我们可以交换着玩”,你可以把你的想法与小伙伴分享一下,然后你们一起来完成你们的作品,只有和小伙伴一起来完成才能够让作品更加的丰富。他听了我的话,拿着玩具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教师要帮助幼儿树立分享的意识,让幼儿愿意与人分享,让他们了解到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能交到许许多多的好朋友,能够快速的融入到班集体中,过上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三、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教师利用区域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幼儿在与人分享的时候,无形中就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的提升,在每周都举行一次分享活动,让幼儿可以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拿到幼儿园与小伙伴进行分享,并教小伙伴如何操作玩具,再分享的过程中,不但帮助幼儿提升分享的意识,还促进幼儿的交流沟通的能力,让幼儿不断的体验分享的快乐[2]。当然教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的发展,所以,在区域游戏中,教师会通过各种方法,让幼儿愿意与小伙伴一起分享,一起探索游戏的奥秘,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分享行为;在家里,家长也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愿意与爸爸妈妈分享在幼儿园的快乐,从而,促进教师与家长经常沟通,达到良好的家园内共育,使家长和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在家以及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发展,使幼儿的分享意识不断的增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主要就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幼儿好的行为视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做铺垫,行为是从小一点一滴养成的,在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中,能够让幼儿大胆地与小朋友进行交流,鼓励幼儿能够积极地的参加集体活动,激发幼儿乐于与小伙伴分享,让他幼儿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体验着分享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王婧.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指导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闻兰芳,蒋瑶群,张利华, 等.外来幼儿与本地幼儿融合教育的实践研究[Z].富阳市灵桥镇中心幼儿园.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