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探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覃星
[导读] 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素养,其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石桥中学  覃星

摘要: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素养,其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但很多教师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提升,忽视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物理本就属于抽象而复杂的学科,为此,教师必须改进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笔者针对初中物理中的创新思维培养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前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创造力来推动,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一、通过物理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物理实验是实现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所以要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而教师则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促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举个例子,在学习“探究物体浮沉条件”时,教师需要先拿出几个乒乓球,其中两个乒乓球已被注水.问学生:“将这些乒乓球放进水里,其会产生什么现象?”一些学生说:“会产生漂浮。”然后教师将几个乒乓球放进水里,两只注水的球沉入了水底,只有空的乒乓球浮了起来。教师再问学生:“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学生们纷纷进行猜测。
        然后,教师再将提前准备好的药瓶子、橡皮泥等放入水中,让学生思考怎样操作才能改变物体状态。为了促使物体浮上来,一些学生将橡皮泥捏成了碗,一些学生则将橡皮泥捏成了空心球或者其他形状。教师提醒学生:“物体形态之所以产生了改变,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重力、浮力产生了变化。”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发展[1]。
        二、通过改进实验器材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物理教学中,通过改进实验器材,采用新的实验器材来进行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举个例子,在学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和各串联电阻之间的关系”时,要先标出电压表、电流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电源。为此,教师可促使学生用学过的欧姆定律和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获得总电阻之后,研究电阻和不同串联电阻之间的关系。然后,教师要让学生深入探究,怎样借助电压表、电流表或者电阻箱,来分析两个电阻串联的总电阻和串联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促使学生发挥出自身的创造力,站在“电阻是对电流的阻碍”角度,通过等效法想出各种不同的对策。不但帮助学生掌握了电阻和串联电阻特点方面的知识,也使学生形成了创新思维。



        三、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好奇心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也能促使物理学科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所以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充满探索的兴趣。举个例子,在学习“重力”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些问题:1.你认为力指的是什么?2.力能对物体产生哪些作用?3.如果用水推动铅球,铅球飞出去之后会在空中受到重力、推力以及空气阻力的影响,你觉得这句话正确吗?3.如果将一只小球朝上面抛出,那么小球运动会逐渐变慢,这是因为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吗?
        通过以上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动力。第一个问题属于让学生对过去学过的力学知识进行巩固。第二个问题则是为学生学习“重力”而设置的悬念,很多学生会误认为只有受到朝前的推力,才能促使小球进行运动,所以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第三个问题能促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2]。这种每一层递进的问题设置方式,不但启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迸发了创新的思维火花。
        四、建立概念冲突的情境,鼓励学生学会创新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被运用在生活中。很多物理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所以学生已经在脑海在中对知识形成了认知。然而有些认知是对的,有的则是相反的。也因此,教师需要对物理知识进行科学的设计,全面的结合新旧知识,再构建概念冲突的情境,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打破过去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举个例子,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知识时,教师要询问学生:“当你离镜子越来越远,镜子里你的成像会越来越大,那么镜子里的成像是真的产生了变化吗?这和物理的成像规律有冲突。”
        为此,教师准备了两个相同的蜡烛,再在平面镜前面对蜡烛进行移动。让学生开展平面镜成像的探究,最后发现蜡烛大小和平面镜里展现出来的像的大小相同。教师可询问学生:“太阳为什么看起来很小?”促使学生明白了这是视觉产生的误差,也学会了用创新思维来思考问题[3]。
        五、总结与体会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的应试教学方法,采取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深入掌握复杂的物理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郭怀生,王卫东.让创新思维能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萌发[J].名师在线,2020(11):6-7.
[2]梁国平.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241-242.
[3]李春莹.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51+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