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仓木卓嘎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仓木卓嘎
[导读] 现在国家讲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在这个严格的法治社会中人人都需要懂法并且守法才能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

西藏山南市错那县中学        仓木卓嘎   856700

摘要:现在国家讲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在这个严格的法治社会中人人都需要懂法并且守法才能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教育部对于学生的法律意识一直高度重视,意在让学生远离法盲成为执法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因此学好《道德和法治》这门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让学生养成有道德有品质远离违法乱纪的好公民,还能让学生遇到不公平待遇时具有防范意识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生活化教学
        前言:《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育中比较重要的课程。学习《道德与法治》意在让学生们学会知法懂法不做不道德的事不去触碰和挑战法律。但在目前的初中道德和法治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依旧不高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也并不全面,这就要求初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整改自己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带动学生更好地学习道德法治知识培养道德观和法律意识。
        一、道德和法治生活化的好处
        我国著名的教学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1].将生活化引入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是顺应时代的节奏迎合了学生易于接受的心理。利用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地应用到生活中去,进而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让学生对学好这门课程有了更好的信心。教师在道德和法治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法律的不可逆性坚持法律的原则性,严格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选择适宜的方式,营造一种带有生活化的趣味性课堂。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将生活化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
        在初中道德法治课堂上教师应充分意识到短短的教学时间对于讲解课程内容以及让学生的思考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可以精挑细选将生活中贴近教学内容的真实案例作为课堂素材,保证学生在短短的课堂时限内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从而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在素材的选取中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中的法制栏目以及APP中获取素材,里面不仅有相关的法律案例热点还有相关法律专业人士的评价和建议。
 例如,在学习“遵守社会规则”这一主题的课程时,教师可以选择在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2].在一个十字路口,xx县的小学生因为上学要迟到了害怕受到老师的批评而闯了交通灯发生了车祸,造成了女孩子重伤司机轻伤的严重后果。闯红灯事件是在我们每天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事情并且和每个人都有关联性。


教师通过这种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分析来让学生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无论任何情况再急也要等绿灯亮了再过马路,否则就可能发生上述学生那样的不良后果,不但给自身生命带来威胁同时也给别人带来了危险。
        (二)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所谓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就是将生活中的事例与教学活动相联系相融合的过程。在初中的道德法治课的讲解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案例为学生构造一个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真实生动的情境氛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课堂的高效性。因此,教师应该提前做好课程准备确保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被学生充分吸收掌握。
 例如,在学习“关爱他人”这一课时,利用“该不该给路边的乞讨者钱的问题”这种热会热点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激烈讨论从而引出关爱他人这一主题。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路边的乞讨者有老年人有小孩子有残疾人也有健全的人,很多人都说在社会上存在一些以乞讨为主的骗人的团伙,他们利用别人的同情心达到不劳而获的方式来获取钱财。在讨论结束之后请学生们派出小组代表来阐述自己的想法由教师来延伸到主题上去。我们应该依旧保持自己的爱心和同情心不能因为个别的社会现象让自己的本心的善良有所弱化,同时我们也要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要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不能被很多社会现象所蒙蔽。
 生活化教学更贴近生活也能直击学生的内心,能帮助学生加强法律道德认识促进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3]。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能够更加便于道德和法治课程知识的真正理解.要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带领同学们加深理解。
 例如,在课堂上播放“今日说法”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们了解社会的时事热点,并且对视频中的各种行为做出分析,指出视频中违反道德和法律的地方;也可以联合公安部门,请来公安队伍中的骨干人员为学生们讲解我们什么一些常见的违法行为,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同时给同学们分析一些作假造假以及行骗的案例,让学生学会提防识别骗局培养自己的防范意识。
        结论:将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清晰更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对提升教学的教学水平有很重要的作用。希望教师能充分把握这种便利性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讲道德守法律的必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卢柏林.让生活化教学走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J].名师在线,2020(12):84-85.
[2]杜军仁.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71+74.
[3]柳银生.再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20(06):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