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段孩子数学预习习惯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谢林林
[导读] 小学生在处于三观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性格以及习惯正在不断形成。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磨子桥小学分校  谢林林       61000

摘要:小学生在处于三观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性格以及习惯正在不断形成。因此小学数学课中,教师要注重对孩子数学预习方面,采取适当的指导措施,让孩子对形成不错的习惯,尤其是低段的学生更是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明白数学预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开展数学预习。本文分析小学数学课中,教师如何对孩子的数学预习展开引导,让孩子形成正确良好的预习习惯,希望对学生长期的数学学习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数学预习习惯
        前言:对于小学生,教师要引导孩子坚持数学预习,对数学预习足够重视,激发孩子课前及时数学预习的积极性以及热情,在数学预习方法方面对孩子正确进行指导和帮助,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形成不错的数学预习习惯,数学素养也会不断得到提升,对数学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
        一、提高对预习的重视,了解为什么自学
        学生的兴趣以及热情,决定着学习的实际效果,在对学生的数学预习展开引导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潜能展开充分挖掘,并让学生在学习方面有足够的参与意识,提供非常轻松以及自由的学习氛围。新一轮课改不断深化,对孩子的数学预习习惯展开培养,教师本身,要对数学预习有足够的重视,很多的教师授课经验十分丰富,在没有学生有效数学预自学的情况下,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授课效果,但是这并不代表数学自学就是不必要的。
       二、如何做到有效预习
        (一)激发预习兴趣
        因为数学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若是教师对数学预习不是非常重视,学生也会不注重数学预习,数学预习的习惯就无法形成。因此教师要更新自身的理念,对数学预习有足够高的重视。另外要借助数学预习,为数学的有效授课提供基本的保障[1]。对学生来说,数学预习的长期实践,可以不断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方法,保持对数学学习的良好热情以及信心。教师是学生的重要引导者,在学习方面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引路人,因此教师的观点直接对学生的想法造成影响,有的教师会认为课堂是自己掌握的,数学预习会导致一些学生不专心,但其实数学预习可以让学生具备更强的自学能力。
        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的时候对学生提问[2]。让学生结合数学预习的情况,对数学预习的成果进行分享,然后说一下本节课要学习的一些内容。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数学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到黑板上,让学生尝试解答以及补充。这样数学课的氛围就会非常活跃,师生的交流也会更加的充分。


另外教师要结合学生关于数学预习的发言,了解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让学生不断体会到数学预习的重要性。
        (二)提供适当的指导
        数学预习本身就是在实际授课之前的准备活动,这种准备不仅仅是学生要对书本上的内容进行阅读,更是为了让学生在数学课中参与自主探究。很多的学生在数学预习方面没有形成非常好的习惯,数学预习的经验也不是非常丰富,学生可能知道教材上的内容,但是对知识的主次没有什么区分。
        小学数学中基本的内容就是数学概念以及计算两个部分,在数学概念的实际授课中,教师要让学生加强对数学概念的记忆,并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对数学概念加强理解,并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入掌握.另外是数学计算课中,涉及到数学计算以及应用题[3].数学计算方面可以让学生提升计算的速度,应用题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展示自己数学预习的成果。其中一定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对于出错的学生教师要展开适当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如何改正错误。这样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就能得到提升,在数学课中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表现机会,提升数学课的活跃度。
        (三)形成预习的习惯
        要想对预习的方法进行掌握是非常简单的,但若是想将数学预习培养成习惯,就需要长期不断进行坚持。小学生本身的自制力是比较差的,要想在数学预习方面形成不错的习惯,教师就要采取监督以及管理的模式,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多对思考的过程。要想让数学教学的目的最终实现,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努力,还需要学生本身具备良好的主动性,形成数学预习的积极意识。不错的数学预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并有自己的一些特殊感受,可以在数学课中相互体会,实现对传统思想的突破。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坚持保持对数学预习的兴趣以及热情。
        结论:总之,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数学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要对数学预习足够重视,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预习中,对数学预习形成良好的兴趣以及正确认知,然后在不断坚持数学预习中,让数学预习形成自己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永春.小学数学《生本学材》的理论研究与实验展望(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革命[J].小学数学教育,2019(23):4-8.
[2]刘广兵.聚焦“趣”“活”  着力“引”“接”——谈低年级数学有效复习教学的关键与实施[J].小学教学参考,2019(15):36-37.
[3]余红连.基于课例的数学预习单策略研究——农村小学中高段数学“前置性学习单”的开发和使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1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