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邢璐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得到了发展的机遇,在教学方式上要向引导和实践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向自主学习发展,在教学目标上向核心素养发展,以此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的落实并发挥作用,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中有综合认识和能力、素质的发展。

福建福州市魁岐小学   邢璐  350015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得到了发展的机遇,在教学方式上要向引导和实践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向自主学习发展,在教学目标上向核心素养发展,以此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的落实并发挥作用,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中有综合认识和能力、素质的发展。本文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为背景,以生本教育理念的落实为基础,以教学方式、方法、目标的转变为方向介绍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全新策略,希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新课改
        前言: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信息技术是必备的个人能力,也是个阶段教学中的重点课程。在小学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都是基础为主,但是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思维能力都处于养成阶段,进行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能让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提高,有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重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些都需要学生主动性的参与,所以就需要做教学上的改革和创新,发展教学的实效性。
        一、树立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以往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较为单一,都是让学生做基础知识的理解认识,只做简单的考核。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是机械化的,学生的参与也比较低。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落实,提出了核心素养和生本理念。所以在教学目标上做出转变,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理论知识学习下的实践能力[1]。而在教学目标的转变下,教学的开展就要从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转变为基础,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要让其有更深的体会和认识,脱离简单化的知识讲解,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思考,能够针对知识学习做自我总结。
        二、注重理论实践结合的组织
        教学发展不是单一性的理论改变,需要具体教学方式的转变,而在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做硬性教学向柔性教学的转变,注重理论实践结合的组织,确保学生能够参与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实操验证,这对于目标的的达成有巨大的作用,为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实践奠定了基础.例如,在《用电脑处理汉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让学生观看各种汉字通过电脑处理后有哪些样子,以实践成果带动学生尝试的想法,然后让学生在word中做实践操作,美化文字,让一些想法可以在实践中得以落实,之后则需要组织理论性的总结,让学生可以了解其中的操作技巧,最后则设置具体的文字处理问题,让学生做实践操作来完成,巩固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使自身学习变成能力的养成。在此教学方式下,知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学的开展中始终是学生在做思考,保证了信息技术应用的体会感受,也能让实践操作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建立,有信息素养的养成。



        三、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提高知识理解深度的具体策略。教学要发展,教法的改革创新是必要的工作,而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在于信息化、生活化和趣味化教学。
        (一)信息化教学的优化
        信息化教学是当前小学阶段教育的主要方法,能够改变以往的单一教学,提高教学的深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更多的形式。而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发展,教学需要进行优化,重视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2]。其主要是做微课的多元应用。例如,在《动画制作初步》的教学中就制作多种微课内容,以教学指导为主的帮助课前预习,以重点知识演示的指导总结实践,以问题为主的驱动学习应用,让教学分步带有阶梯性的进行,保证自主学习质量。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生活化教学能够拉近知识理解与生活应用的距离,带动知识应用的探究,这对于知识学习下的思想认识和学习的需要都能做激发和培养。而在实践教学中的改革需要注重生活化教学的实践,要有可操作性,把握学生的实操能力和生活信息的采集[3]。例如,在《制作通讯录》的教学中就需要做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让学生之间建立通讯方式,然后以实际的生活信息录入其中,从而实现知识应用。
        (三)趣味化教学的组织
        要让小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实践和思考当中,趣味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是必要的方法。而在新课改下,趣味化教学的组织需要以学生的年龄喜好为基础,让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获得趣味感受,保证组织的效果,使学生愿意参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并在其中积极实践、主动提问题,营造主动探究学习的氛围。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支持,也为全面教学提供了基础,学生不仅能够在其中获得有效的知识理解,也能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有核心素养及操作能力的提高。但是,教学发展策略的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秉持经验总结和实际效果综合评定的思想,不断的在教学过程中完善发展的策略,调整的方向,使教学的开展符合学生的自主休息需要,也符合教育教学的思想,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欧宏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学周刊,2020(18):125-126.
[2]张静怡.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6):215.
[3]杨雪梅.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兴趣培养刍议[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7):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