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政课教学中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尹凤鸣 周俊才
[导读] 在教学中,思政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在教师的领导下,完成知识学习。

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花山镇中心学校 尹凤鸣   周俊才    134600

摘要:在教学中,思政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在教师的领导下,完成知识学习。而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形成学习意识、增强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需要调整师生角色,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在课堂上表现的更加活跃.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增强学生的探究、合作、自主学习能力,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
关键词:初中思政;自主合作;教学氛围
        前言:在国内教育深化改革的今天,新课程走进课堂、走进学校。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程教育理念得到了众多教师认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改变了学习思路、学习方式。教师需要把握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深入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前预习
        不少学生平时并不重视预习过程,认为预习对于学习是可有可无的,就算不预习,教师也会在课堂上讲解,那么自己就不需要投入时间浪费头脑。不如将这些时间用于放松。这显然是非常错误的学习态度。学生的逃避行为,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当前阶段的成长。学生需要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哪些东西自己能懂,哪些东西自己不能懂。有了针对性以后,学习就能够把握难点、重点。教学前,教师需要设计导学提纲,用一系列问题,在怎么学、学什么中为学生提供支持。在学生根据导学提纲预习,自然能够形成自学意识。课前预习是课堂双向互动的前提条件。
        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思考,形成质疑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不少学生因为知识、阅历有限,所以在课堂上根本不敢质疑。有不少学生一知半解,没有思考的意识和挑战的欲望。所以教师需要创造融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质疑。教学中,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小组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知识的本质、规律。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迁移,提高了应用能力,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进步。
        三、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营造快乐、和谐的教学情境、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想法。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多关注教学中知识迁移的过程以外,还要有让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比如在学习《生活需要法律》一课,教师可以创造情境,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规则。学生在小组中积极讨论,每个人都说自己发现了生活中的哪些规则,比如右侧通行、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人行道、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尊老爱幼等等。学生在积极交流中,得到他人认可,在实践中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学生越学越有动力,意识到了《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并不枯燥,反而非常有趣。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如果教师一直故步自封,教学方式方法陈旧落后,毫无任何创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因为非常枯燥、单调而不喜欢你的课堂,从而失去课堂归属感和学习动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教学模式转变和调整,当然频率不可过快,否则学生会跟不上学习节奏。教师需要适时的给学生创造一些新奇感,这对学生形成学习主动性,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有很好的帮助。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让学生形成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在学习书本知识的时候能够联想到生活中哪些方面会用到这部分内容.比如学习《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其中就有善用法律、预防犯罪等内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思考,哪些行为是犯罪,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不受犯罪分子的伤害。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表演生活情境,让其他学生判断这种做法对不对,是不是违法,是否构成在犯罪。这样既营造了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这样的教学过程给每个学生都留下了深刻印象,知识掌握的更扎实、记忆的更牢固。
        五、转变角色平等互动交流
        教育进入了新时代,教师需要主动适应合作探究学习要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使之符合新时代的需要,体现出现代教育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像过去那样居高临下的看待学生是不可行的,教师需要走进学生群体,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在和学生保持平等交流、对话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打破过去沉闷的课堂氛围,在愉快、轻松的课堂交流中完成知识传递和师生的双向互动。教师不应只传递知识,同时也要发挥自己的参谋、帮助、激励作用,发掘学生潜力,积极创新创造,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结语:面对新课改的推进,现代教育必须改变教学的方式,找到适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法,助力学生进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够自由的健康成长,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传递传播正能量。
参考文献:
[1]王占源.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05.
[2]秦佩茹.初中学校如何开好思想政治教育课[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04):85.
[3]张永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39+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