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杨郎养
[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展开深入研究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心小学       杨郎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重要意义,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如采取情景式教学方法,使教学具有趣味性、小组进行讨论,给予学生思考空间、举一反三,总结解题规律、让学生学会学生独立审题,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通过以上几点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的解题能力获得提高,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
        引言: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来说,应用题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但是这对于发展小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进而也推动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前,从某种程度上来去看,也不断优化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但是其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基于此,深入探究了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
        一、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而言,应用题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在当今社会,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小学高年级教师提出了具有要求,要求将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为重点,进而培养学生素养。基于此,不断提升应用题教学水平起着重要意义。对于应用题教学来说,学生对多种解题思路能够更好地掌握,还能够不断提高对问题思考能力,进而也能使自身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此同时,小学高年级教学在进行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可结合相似类型的应用题展开教学,促使学生解题过程中会举一反三,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总体来说,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这对于数学教育改革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
        二、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一)采取情景式教学方法,使教学具有趣味性
        一些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机械为学生讲解应用题,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这对于应用题教学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打造出高效教学课堂[1]。
例如:小学高年级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鸡兔同笼》时,可以为学生引入这样的问题,主人将几只兔子和几只鸡放置饲养笼中,在相应腿数背景下,计算出饲养笼中兔子和鸡只数,进而使学生对解题方法能够更好地掌握。
        (二)小组进行讨论,给予学生思考空间
        在对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如何思考,进而使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解题能力不断提高。为了起到这一效果,小学高年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解题思维能力[2]。基于此,教师要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题目进行思考和审题,之后再班级进行分享,促使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能提出个性化问题。



        例如: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讲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应用题教学时,在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一下有关长方形面积的知识点,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有?长方形计算面积公式是?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但前提条件下,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进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来,为正式讲课做铺垫。之后,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使学生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掌握。除此之外,教师在讲完课之后,对学生存疑的地方要重点解答,进而使学生的应用解题能力获得提高。
        (三)举一反三,总结解题规律
        小学高年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解应用题思路也有着一定规律。如果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进而也提高了学生解应用题效果[3].基于此,教师要重点为学生讲解能够举一反三,具有代表性的题型,帮助学生对应用题解题思路进行归纳和总结。
例如:小学高年级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关于年龄应用题时,这类应用题会有一定的解题规律,有关年龄应用题解题思路是: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是不变的,两个人年龄之间会随着倍数的关系发生变化;在时间改变背景下,两个人年龄之间增加数量相等。通过这样的解题规律,使学生对年龄相关应用题能够更好的计算,对此方法规律更好地掌握,进而提高应用题教学效果。
        (四)让学生会独立审题,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对应用题解题过程中,最关键一步就是对应用题审题,审题目的就是对应用题的问题、条件、解题要求能够明确,这部分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内容。有的学生在解应用题过程中,有的学生看见比较长的应用题,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这种情况就是对应用题不会审题。基于此,小学高年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会审题,并且能够独立审题,对题目中的关键语句一定要抓住,对问题核心内容提炼出来,会构建相关数量问题,对解题的思路能够明确。为了使学生的独立审题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可以提供多元化数学应用题,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进而使学生对数学表达能力获得提高。
        结束语: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是还是存在不足之处,要进行解决。尤其是在新课改标准下,提高小学应用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小学高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打造出高效教学课堂,但还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应用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日后更加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建雄.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20(08):103-104.
[2]张应清.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160-161.
[3]童小军.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5):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