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农村体育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潘薇玲
[导读]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人们对于体育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浙江省乐清市芙蓉镇雁湖学校  潘薇玲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人们对于体育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中学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会着重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学校会让专业的教师进行学生的体育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增强学生的体质,还会释放压力,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目的。充实学生的课堂锻炼,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喜爱,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体育课;核心素养;体育教学实施;
        在学生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一般在农村的教学活动中,会有一些难度,在农村一般留守儿童相对来说会多一些[1],由于学生缺少爸爸妈妈的陪伴,胆子会非常的小,甚至有的学生身体不协调,但是,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一些体育的动作要领不能够完成的很好,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成长,由于一些体育动作会很拿,在老人眼里就是非常危险的,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完成教学目标,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好的发展,所以,本文将对素质拓展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与分析。
        1.核心素养下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也在带的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核心素养”下将体育锻炼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能够多角度的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跟上时代的脚步,核心素养主要就会为了学生的发展做铺垫[2]。让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不断的创新,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会让学生不断的掌握一些技巧与动作要领,为今后的高难的体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在当今的教育中,已经很好地运用到文化课中,并在不断地向体育课程中慢慢地延伸,在农村的教育环境下,农村的而体育课间持续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体质能够大大的提升,所以,教育有关部门,将对初中生的体育断粮大大的加强,由于在农村一般的而家长和教师多会把更多的时间应用到文化课中,导致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甚至对于体育锻炼没有兴趣。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体育加血也在不断的发展,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在锻炼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体会团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
        2.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在当今的教育中,农村的教学设施与城市的教学设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上,由于刚开始教师以及学校对体育锻炼的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直线的下降,甚至有时班级会缺席一半及以上的学生不上体育课[3]。


但是,由于教育部有关规定将大力对于体育课进行改革,教师首先会利用应有的条件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教师会动手制作一些新颖、健康、环保的体育器材,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发挥农村的体育教学特色。在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师应该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的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教学中体会温暖,并学习知识,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首先,教师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体育器材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从中得到锻炼,教育会无时无刻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例如,教师会利用废旧的报纸,让学生们团城一个球,进行投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肌肉运动,还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进而,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其次,在体育课上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掌握一些动作技巧和要领,让学生亲身体验,不断的丰富学生的知识水平,促进体育教学有效的发展。
        3.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多的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而且,常规的体育锻炼中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而高难度的体育锻炼又增强了学生的反感,让学生觉得体育锻炼的枯燥乏味,影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课不仅让学生得到放松,还要感兴趣,例如,跳远,跑步,跳绳等等,会让学生身心疲惫,导致学生不愿意参加到体育活动中,从而达不到教学效果。比如,跑步,我们可以换一种形式进行,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体育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踢足球,当然踢足球女生不会喜欢,教要针对女生来设计活动,可以组织女生,练习跑步跳绳,花样跳绳,运动的种类不单单在足球上。一节好的体育教学活动就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活动的引领者,在教学时,对学生耐心,细心的讲解,给予学生最专业的指导,确保学生的安全,并精细讲解教学中的技术要领,让学生能够熟练活动技巧,有效的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在体育活动中去实践,让学生多多的参加体育运动,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喜爱,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不断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模式的不断改变,有效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地生活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创新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亚东,陆雪,李文才.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课堂教学转向与发展趋势[J].体育科技,2019,40(04):162+164.
[2]孟芬琴,徐贵.核心素养下中学体育高效课堂教学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0):134+136.
[3]王志军.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探索[J].学周刊,2020(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