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吕德丰
[导读] 家庭为孩子树立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理奠定基础,比教会孩子学习课本知识更为重要。

浙江省苍南中学    吕德丰

        家庭为孩子树立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理奠定基础,比教会孩子学习课本知识更为重要。孩子大部分时间呆在家里,和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因此,孩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家庭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我们这个快节奏、复杂的世界里,自律的孩子在学习、心理健康、守法等方面似乎比那些更难控制自己的孩子表现得更好。那么,什么是自律呢?自律是你控制情绪,控制欲望和身体,让自己为实现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利益而行动的能力。自律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学习自律是为将来的成功铺平道路。自律是以理性和责任为基础的。巴菲特说:你需要知道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并不复杂,你不需要高智商,但你必须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律、自制而不是智商将决定孩子们的学习乃至生活是否成功和幸福。
        针对这些,我就来讲一讲,如何在家庭教育和实际生活当中培养孩子能够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第一,不要总是在第一时间就去满足孩子的愿望,适当的去延迟满足孩子欲望的时间。归根结底,是一种克服当前困难局面、争取长远利益的能力。不是让孩子得到他们想要的,而是培养他们抵御诱惑和约束自己的能力。最好是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成就换取回报。我记得孩子六七岁的时候,那段时间,孩子们都在玩具遥控赛车,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欢。我不认为不能够养成孩子形成一种“我想要什么,你就得给我买”的坏习惯,应该促使他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此外,必须用好成绩来换。虽然看着孩子很心疼,但我还是坚持不买。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考试成绩优异,我偷偷买了遥控车回来给孩子一个惊喜。孩子逐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应该拿出好成绩来换,虽然这样的方式比较俗套,但是效果非常好。我想说一个观点:学会拒绝孩子的要求,特别是在哭闹的情况下,即使拒绝是合理的,这是我看到的一个美国家庭教育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孩子们必须学会说好话。
        第二,加强对孩子的时间管理,培养阩自我控制能力。当孩子想做一些他特别喜欢的事情,比如看电视或在网上玩游戏时,父母应该先给孩子定个时间。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当规定的时间到了,孩子必须停止自愿玩耍。当然,应该提醒他做好准备。如果孩子不能停下来,就需要适当的“惩罚”,这样可以减少他们玩的次数或下次玩的时间,让孩子为自己的“违约”付出代价,培养孩子正确的时间观念,理解守时的重要性。


当孩子们开始做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比如家庭作业和家务时,他们可以先自己设定完成的时间,告诉孩子们只要认真完成,剩下的时间可以随意使用,这样孩子们就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时间意识和管理时间的好习惯。
        第三,在相应的范围之内给孩子进行充分选择的权力。随着孩子们的成长,给予他们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家长必须有意识地扪心自问,甚至不要为了孩子做任何事情,给孩子一些自由。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说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会更加尊重和爱我们。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一个选择,可以避免紧张,为孩子提供做出决定的实际机会。例如,“现在是睡觉时间,你想听昨天的故事,还是想听一个新的故事?”你今天想穿粉红色外套还是蓝色T恤?如果孩子两个都不选,家长可以问:“我帮你选还是你选?”做出选择和让孩子承担责任是日常行为,对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至关重要。当你的孩子想要你不让他想要的东西时,你怎么做,比如早餐吃冰淇淋?”这取决于你有多灵活。不过,酸奶似乎是一种很好的替代品。”家长可以给他一两个合适的选择,例如,“我知道你想要冰淇淋,但是这样的早餐不好,你可以告诉我,还想吃其他的吗?或者是吃燕麦片或鸡蛋,你想要哪种?”给你的孩子一个选择。即使这个选择不是他最想要的,他也不会感到被剥夺自己的自主权。有些孩子可能不太容易说服和屈服。他可能会努力争取。然后你可以给他一些“教训”。如果他不接受这个可行的选择,他早上就会饿了。”“吸取教训”似乎有点苛刻,但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忍受自己的行为,这是让他了解自己行为后果的有效途径。
        第四,管教并不是责罚。管教就是把重点放在教孩子新技能上.例如,如何管理自己的行为、解决问题、情绪等。管教的重点是训练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当孩子们学会从他们的行为中做出选择时,管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当孩子们面对消极的结果时,他们对结果和时间特别敏感。例如,如果一个孩子还没有吃完晚饭,他的父母就不允许他吃甜点,而是会在明天的晚餐后告诉他如何吃美味的甜点。管教包括许多激发孩子新技能的积极方法。管教也有助于培养积极的亲子关系。家长对孩子的日常行为给予积极、积极的关注,减少孩子刻意寻求关注的错误行为。适龄的管教策略有助于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安全感,培养其健康的自我评价体系。管教是爱的表现,能够充分表达父母希望让他们一直感到安全。
        总之,孩子自律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要多关心、多提醒、多鼓励,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孩子长大到10岁左右,基本上就能形成自己真正的自律,并习以为常,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起到了突飞猛进的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