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陈玉连
[导读] 中职计算机教学,为了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学生实践应用的教学内容,将实际操作能力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职业高级中学 陈玉连

摘要:中职计算机教学,为了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学生实践应用的教学内容,将实际操作能力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时,使用项目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进行计算机操作训练,以及各种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进行逐一的讲解和操作技巧的训练。
关键词:就业;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已经步入现代化办公时代,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中职学校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分析企业实际岗位要求,以就业为向导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以便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不足
        1、学生基础薄弱
        中职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兴趣相对不高,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部分学生面对复杂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些手足无措,中职学生一般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不够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没有学习热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教师会明显感觉到课堂的沉闷,与学生互动时,积极回应的学生较少,整个计算机课堂不够活跃。
        2、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比较单一,过于注重理论教学,相对忽略实践教学,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很多教学内容需要学生上机操作,不能仅凭想象和教师示范,就理解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计算机技术一直在不断的发展,操作系统也在升级变化,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注意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教学要紧跟时代的发展。
        3、学生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在计算机教学中,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就将相关的科目加入到教学活动中,课程设计时,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生培养目标做全面的思考,课程开设不够系统和科学,学生学到的知识没有体系,知识面广,但是博而不精,在实际就业中,竞争力明显不够。
        4、社会实践效果不好
        中职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学生实践效果来看,不是很理想,很多企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辅助企业员工,没有将岗位真正的安排给学生,而关键性的工作内容是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重点环节,在社会实践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没有明显的提高。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创新
        1、市场人才需求进行
        以就业为导向教学目标的实现,发挥教学效能,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将就业与教学活动相结合,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第一,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第二,根据本地区的重点经济建设,选择合适的计算机教材,并选择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计算机教学;第三,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材施教,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改革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以就业为教学目标,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创新。
        2、教师团队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师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中坚力量,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双师型教师的特点是:第一,教师通过师范院校的专业培养,具有从事教育的资格;第二,教师具有传授理论知识的职业技能,同时还具有实践教学的经验;中职计算机教学需要双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3、积极开展顶岗实习
        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将企业用人需求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中职学校采取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在企业真实的岗位上,将计算机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教师作为顶岗实习的组织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将职业技能训练作为顶岗实习的目标
        中职学校的顶岗实习是将学生安排到企业岗位上,进行真实的社会实践,学生需转换角色,将自己作为企业的员工,进行工作,为了使学生符合岗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岗位不同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合作企业需要内勤人员,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办公软件的具体操作,以及软件使用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2)职业礼仪培训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职业礼仪的培训,学生进入企业后,需要大方得体,熟练应用职业礼仪,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融入企业,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4、应用项目教学模式
        教师构建一个项目,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的操作,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使用项目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自主能力。首先,教师进行情境教学,构建一个虚拟的工作环境,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工作环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任务,教师从旁协助学生,一起完成工作任务。项目教学将企业搬到课堂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进行有机结合,教学效果表现良好。
        结语:中职学校在计算机教学中,将就业作为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结合企业岗位用人标准,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各种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媛.基于就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2019,(8):39.
[2]苏海亮.基于有效就业的中职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J].当代人,2018,(2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