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卢隆吉
[导读] 在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需要树立生命本理念,课堂教学的开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认识的引导,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数学知识有效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有主体性的发挥,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广西省贺州市平桂区羊头镇洞石完小 卢隆吉

摘要:在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需要树立生命本理念,课堂教学的开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认识的引导,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数学知识有效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有主体性的发挥,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介绍了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本理念下有效教学方法,希望改变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状态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前言:传统教育重视知识学习和成绩,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中,都是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对于知识的了解趋向于浅层认识,所以在数学知识应用中也就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思想认识。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生本理念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想,在教学中就需要转变教学关系,设计层层递进教学,引导兴趣学习,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教授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习习惯的建立,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一、转变教学关系,建设和谐氛围
        生本理念下的数学教师需要转变课堂教学关系,提高学生的地位,以此来建设和谐的氛围,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能够获取到数学知识,有能力的提升[1]。所以教学应用是学生的支持,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其能够在心理上和思想上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比如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理解认识,教师应将之作为教学资源,而不是因为理解上的错误而去批评,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的环境。这样教学的开展可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学生也有学习主动性的参与,保证了教学开展的效果。
        二、关注学生需要,设计层层递进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从无基础到数学体系建立的一个过程,教师在课堂中要重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理解认识的实际需要,将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呈现出来,并做教学内容的层层递进设计,使学生能够从基础知识逐渐推理出新的数学知识,这不仅有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成长,也能保证数学知识理解的全面性。例如,在《认识更大的数》教学中,教师直接介绍大数肯定理解难度较大,可以从计量单位为基础,逐渐引入个十百千万亿兆等,让数字有一个无线延伸的概念介绍,这样更便于学生的理解认识,还能促进数学抽象的认识。
        三、把握兴趣激发,应用信息技术
        因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一些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学习的兴趣,依赖教师的讲解。对于此就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喜好做兴趣激发,使其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探究学习中[2]。


在方法上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形象、真实的表现出来,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从而在课堂中想要去探究理解认识。例如,在《图形的面积(一)》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面积做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可以产生直观的概念理解,并且做概念下的不同图形面积计算思考,能够推进学生的探究学习。
        四、注重创新培养,开展多元解题
        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有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所以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做培养。在策略上要以实践性的体会为主,开展多元解题,让学生感受同一题目下、同一知识的不同应用,这能激发其创新的意识[3]。例如,在《分数乘法》的应用题解析中,就让学生去设置不同的“1”,使其感受数学知识的多元应用,提高解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也可以在实际的解题中得到建立。
        五、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数学缺乏方法,而数学知识体系下带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就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师需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渗透,以知识为载体,让学生感受数学规律,从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认识方程》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字母的作用,以转化思想为基础,介绍方程与计算的关系,不仅可以促进转化思想和方程思想的建立,还能使数学思维更加的灵活。
        六、建立过程评价,培养学习习惯
        小学生注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以过程评价为主体,使学生能够在评价下完善自身的能力,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问题表达就基于表扬的评价,可以使其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在之后的学习变得主动;在做阶段评价上以学习过程的表现为重点,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发扬自身的优点,可以提升其信心,愿意做数学知识的学习。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在生本理念下需要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做出革新,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教学与学习得到统一。这样学生才能够深入到数学知识的逻辑推理当中,不仅能保证知识的有效了解,还能推动素养和能力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生本理念的落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做好教学反思,针对实际学习情况,把握教学的设计,使小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数学兴趣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合理运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6):238.
[2]邓建君.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学周刊,2020(16):83-84.
[3]王存军.基于高效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14):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