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姚小珍
[导读] 小学是学生数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学习品质、基础知识非常重要的阶段。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穿山镇木团小学  姚小珍  545100

摘要:小学是学生数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学习品质、基础知识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教师也应该从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特点三个方面加大分析,使得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更具备针对性和适用性,使得课程教学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影响分析
        前言: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在教学效率上是普遍不高,之所以导致这样的现状,主要就是由于学生思维比较形象,也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不符,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遇到障碍,难以保障教育教学的开展。所以,在数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教师也应该不断加大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使得教育在开展中变得更高效。
        一、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分析
        (一)学科特点
        小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始点[1]。但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来说,虽然在内容设置上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站在小学生的视角下依旧存在着比较强的抽象性和紧密性,对学生思维的要求比较高。这就导致抽象思维和缜密思维比较缺乏的学生需要慢慢养成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对最终的学习效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学生特点
        小学生在年龄上是比较小的,在知识的获取、理解水平上都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实际开展中应结合小学生当前的特点,促使因材施教的实现,这样才可以使得教育在开展中更加有的放矢。所以,在知识的呈现当中,教师应该始终秉持着循序渐进、由浅至深的原则。这样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中才会更加容易,促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提升。
        (三)教学特点
        首先,从内容上看,内容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是非常强的。需要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比较数量关系,掌握空间形态上的变化等。这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空间,更好的应对在数学学习中的挑战。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应该尽量采取一些学生喜爱,可以成功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方法,并可以在教学的开展中多多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内在潜能等,让教育在实际的开展中得到完善和优化。



        二、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影响探究
        (一)引入趣味教学,提高教育效果
        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数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中,趣味因素是教师在教学当中不可缺失和忽视的[2].这样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和知识的内在探索动力,促使课程教育的效果变得更好。所以,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引入趣味因素,深化学生体验,让课程教学当中的情景创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讲解“时、分、秒”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在课程中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龟兔赛跑”的情景,借助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逻辑关系,打造和谐和愉悦的氛围。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表盘,告诉学生现在正在开展一个“龟兔赛跑”的游戏,分针是兔子、时针是乌龟,究竟谁才能获取到比赛的胜利呢?之后,教师就可以慢慢转动表盘,让学生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中得到,“兔子”转一圈,“乌龟”才转一个小格,让学生尝试着在这样的情境下推力时和分之间的换算规律,让学生在趣味的带动下更好的获取知识规律。
        (二)做到层层递进,提高教育效果
        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和特点,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层层递进,由简至难,这样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可以让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有思考和探究的过程,推动教育效果得到不断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开展中,应该对教育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并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对教育进行整理和分类,在教育目标和新课标的导向下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从易到难的获取到知识。这样可以保护好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和自信心等,使得学生获取到更多的成就感,让教育效果自然而然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三)锻炼数学思维,提高教育效果
        在数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设置宽松的空间,不断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让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的提升,让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得到发展[3]。例如,在讲解“圆柱和圆锥体积”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程中为学生创设空间,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投入到“装沙”实验当中,让学生可以在亲身操作的过程中得到圆柱和圆锥体积间的关系。以此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让学生可以在这其中获取到更多的发展和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考虑,让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更加循序渐进、有的放矢,便于学生的接受和获取。所以,在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特点等,在此基础上引入趣味教学、做到层层递进、锻炼数学思维,使得最终的教育效果得到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培川.对小学数学小组小团队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J].学周刊,2020(17):139-140.
[2]靳改霞.开展快乐教学,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学周刊,2020(17):147-148.
[3]吴琴.试论小学数学翻转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J].学周刊,2020(18):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