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田加文
[导读] 在农村教育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也是当下教育背景下所提出的全新工作挑战。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乡新光小学   田加文   678000

摘要:在农村教育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也是当下教育背景下所提出的全新工作挑战。在开展语文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兴趣为目标,加强教育方法和举措的有效创新,从而打造全新的阅读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并自主参与到相关课程学习当中。下面,主要围绕阅读课教学的基础方法和手段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培养
        前言: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点模块,同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具有严格的要求。学生对阅读环节是否具有兴趣和具体的学习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质量,关乎着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在开展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利用农村教育资源,对具体的授课环境进行优化和调整,让学生真正的产生阅读的兴趣,并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完成相关的阅读和理解任务。
        一、故事导入,吸引注意力
        在组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导入环节形成端正的思想认识,本着激趣的原则,对具体的导入素材和方式进行创新。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搜集相关的故事素材,并通过趣味导入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农村领域的小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阅读学习当中。也能够帮助学生对具体的阅读目标和学习方向加以掌握,从而规范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
        比如说,在针对《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组织课堂教学时,则可以先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革命素材,并通过故事导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其就故事内涵以及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进行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并积极参与到课程内容深入探索当中,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意识。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组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情境创设与学生兴趣激发两者存在的内在关联。利用先进的教育载体对具体的教学环境进行优化与创新,通过情景的合理建设,为学生营造趣味的学习氛围。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集中精力参与到课程学习和任务探索当中[1].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想象思维,促使其通过深入联想,来掌握相关的文化内涵。
        比如说,在针对《北京的春节》展开课程教学时,则可以先通过网络载体搜集与春节北京春节的习俗等相关的文化素材。然后将其与课程内容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动画视频的展示,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联想。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春节的习俗和相关文化内涵,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基础,促使学生深入参与到课程探索和鉴赏活动当中,保证学生所掌握的文化素材和情感内涵更加的丰富与完善。



        三、趣味朗读,增强活力
        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激趣为引导加强朗读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为了让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到朗读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将游戏化思想贯彻到阅读课堂上,根据学生所表现的兴趣需求加强朗读游戏的规范性组织。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来完成相关的朗读任务,促使学生在游戏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参与主动性。
        比如,《将相和》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课文,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兴趣表现,对朗读环节进行优化处理。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和朗读,就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直观性的展示[2]。并让学生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促使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能够懂得知错就改,宽容大度的品质内涵。并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进行自我品格的规范性建设,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实现情感教育的深化落实。
        四、合作探究,提高参与性
        在农村教育领域,为了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兴趣的有效培育,教师需要加强课堂授课模式的调整,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探索和实践。在阅读课堂上根据相关的阅读内容,对具体的学习任务进行明确[3]。然后为学生营造互助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合作探讨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对文章的核心内涵以及所诠释的情感进行有效的分析。
        例如,在围绕《父爱之舟》这篇课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互动鉴赏和交流,来体会文章中所诠释的感情。并就生活实际就自身与父亲之间的情感关系进行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父爱的理解与感悟。
        五、拓展阅读,丰富兴趣范围
        在组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激趣为目标基础加强阅读,拓展活动的规范性组织与所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阅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也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掌握丰富的文学素材,实现阅读经验的有效积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阅读素材的规范性推荐。并组织趣味丰富的阅读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传经颂典等趣味性的阅读活动,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参与兴趣,提高整体学习动力。
        结论:依前所述,在农村教育领域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兴趣培养,根据阅读课程的具体教育目标加强方法和举措的创新,为学生构建全新的阅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以兴趣为支撑,自主完成阅读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理解水平。在开展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故事导入、情境创设、趣味朗读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完成相关的阅读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和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斌.基于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J].学周刊,2020(16):69-70.
[2]吴道芳.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10):18-20.
[3]王梅.让兴趣引领阅读——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探析[J].文学教育(中),2014(04):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