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策论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贾宾
[导读] 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之一,因此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嘉祥实验学校  贾宾 453300

摘要: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之一,因此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要求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全面贯彻幸福教育的理念。本文将阐述将幸福教育贯彻到德育工作中的方法和策论。
关键词:幸福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高技术水平,同时还需要高道德素养的人才,因此现如今各方面对学生的德育都予以了重视。小学是道德素养形成的初级阶段,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时期,为了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必须重视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采取恰当的方式,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
        一、幸福教育的内涵
       幸福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由大量的成分组成的。而教育中的幸福教育是指以兴趣为主,要多鼓励学生尽量地减少责备,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教师是幸福的,学生也是幸福的.教师要将自身所拥有的知识与精神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从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幸福并获得获取幸福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幸福受教师幸福程度的影响。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把教育当成是一种幸福的活动,要热爱教育,愉快的从事教育活动,从而将幸福传递给学生。其次,教师不能只局限于使孩子有一个愉快的童年,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未来。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幸福,还要教会他们取取得幸福的能力。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负责人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人员,因此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予以学生足够的关心,让他们感觉到幸福。
        二、在德育中开展幸福教育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不够成熟,没有明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听信别人的话,在这一阶段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具有初步的是非观。并且由于现如今的信息大爆炸,学生很难辨别这些信息的真伪,因此很容易导致各种犯罪事件的发生,教师应该反思如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学校也应该重视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不仅要是学生具有初步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同时还要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幸福快乐。只有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幸福,才能有效的促使他们人格的完善,进而有助于推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时,一定要注意将幸福教育的理念融合在其中,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幸福,促进教学活动顺利的开展。



        三、开展的方法和策略
        1、加大重视力度。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学校的工作,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工作和责任,是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力量来共同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首先是社会,社会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大力弘扬伟人伟事,给学生做榜样。其次是家庭家长要关心学生,多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同时也要加强与教师的联系,使班主任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学生近期的状况。最后是学校,学校要加大开展德育活动的力度,要做好班主任德育评分和管理工作以及制定完善的考核体系。同时班主任也要对其加强重视,要时常与学生进行精神交流,要关心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1].只有尊重关爱学生,学生才能够敞开心扉的真心接纳你,并且在这一阶段的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尊重,因此教师应该端正学生的角色,将他们视为朋友,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经常给予他们鼓励赞赏,使他们习得自信和欣赏。只有教师对学生给予了爱和尊重,学生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幸福温暖,才能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并且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才会积极主动的寻求帮助。
        2、提高教师的素质。根据调查显示,现如今还存在一部分的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不够完善,当学生表现不好时经常责罚辱骂学生.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师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还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无论是知识还是道德方面的榜样。因此教师自身的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做到以身作则,要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要文明用语,有善待人。同时在对待学生时要有耐心,要多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即使学生做错了事,也要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对学生进行人格上的侮辱。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逐步地教导学生,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顺利的开展德育教学工作。
        3、形式多样化,营造良好的氛围。对学生进行德育,光靠口头上的教授是远远不够的,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比如开展班会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崇拜的英雄以及为什么崇拜,或者是让学生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做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同时还可以利用中国传统节日让学生合作制定黑板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体会活动的乐趣,从而对他们进行德育上的潜移默化,促进他们人格的完善。
        四、小结
        德育工作的开展是一项漫长且效果不太明显的,因此需要班主任要有足够的耐心,将幸福教育的理念贯彻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推动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莉.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4):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