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线上教学中作业相关问题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姬力
[导读] 作为高中数学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即使是线上数学学习过程中,作业也占据着重要作用。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  姬力 

摘要:作为高中数学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即使是线上数学学习过程中,作业也占据着重要作用。因此,是否合理的安排设计线上的数学作业,直接的影响着线上教学的整体质量,只有确保作业的设计及安排科学合理,严格围绕着所讲授知识点进行巩固训练,才能全方位的管理学生的线上学习,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及效率。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高中数学线上教学作业有关的问题及基本对策,尽可能提高线上教学的学习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线上教学;作业;问题
        1.如今高中数学线上教学作业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背景下,线上数学作业布置及安排的主要缺点在于没有有效性及针对性的布置围绕着课程教材所学知识点进行的作业;在数学作业的设计及布置时缺乏选择性及层次性;作业形式并不创新也不具备多样性;在数学作业布置过程中无法有效弥补课堂薄弱环节,缺乏一定的启发性及可拓展性等等。此时。教师虽然说了解作业的功能,但是并没有健全这一功能,只是简单的根据自身以往的教学经验,却并没有有效结合线上教育期间学生在思想上及生理上所存在的不足,只简单的将教材中的习题搬抄下来作为线上作业.又由于教材习题册中单一的题型,始终不变的知识点考核,再加上学校只注重为升学率,崇尚题海战术及题册战术。在家长看来,作业的数量也直接的关系着学生的考试成绩,却并没有意识到作业质量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联,认为教师不布置作业。就意味着该教师不负责任。此种思想并不正确,因为教辅材料只是由围绕着教学大纲知识点所布置而来的练习册或是习题册堆积而来。一般,在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认为基本一本线上习题册就能够囊括高考所考以及学生所学习的全部知识点,然而一部分高中教师在线上作业布置时只简单节选了习题中的部分例题,将例题作为线上作业的主要来源。此种作业布置方式,无法针对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针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巩固训练,使学生在课下也面临更多的作业,加深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数学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无休止的解题以及训练过程。
        2.高中数学线上教学作业的对策
        2.1使作业设计具备更高多样性、目的性及探索性
        在高中数学线上作业设计及布置时,教师需要考虑到知识结构的连续性及系统性,考虑到作业内容需要始终围绕着课堂所学知识点开展的特点。作业设计的最终目标在于学生能够有效的迁移知识、思想及解题思路,在解题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具备有更为优良的解题能力。在线上作业设计及布置时,作业形式需多样,内容需丰富,不仅仅需要设计出不同的作业类型,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并结合高考的要求,根据教师的理解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积累设计出不同的探索活动,学习数学知识。


此外。还需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应用层次教学方法,针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学生对于作业的个性化需求,以作业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达到学业上的进步。
        2.2使线上作业设计具备更高激励性,反馈性及诊断性
        线上作业布置的目的就是作为辅导,检验学生是否完全真正准确掌握课堂学习内容。学生需要教师对本身作业的评论及批改,根据教师给予的指导或是意见,之后再进行弥补,但是在实际作业处理过程中,学生却并没有将其有效落实。此外,线上作业的布置能够给予教师以有效的反馈,便于教师诊断学生是否理解了课堂内容,并且是否能够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水平及教学目标,给予学生激励,缩小学生同最终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便于学生改进本身思想上的薄弱环节。线上作业的反馈,主要能够帮助教师及学生明确本身指导学生学习思考,促进学生在学业上取得进步。而通过教师所给予的反馈,学生还能够意识到本身改进的环节及如何才能有效改进。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及布置时,务必需要关注线上作业具备的反馈性及诊断性,给予学生改进方向,并且付诸行动,在学习及思考中,结合教师给予的指导及要求,快速达到教学目的。
        2.3创新线上作业设计理念
        素质教育背景模式下,本就要求摒弃传统的作业设计理念,引入创新型的思想。进行改革及创新。在如今疫情期间线上教学过程中,也务必需要结合这一创新性需求。根据如今跨越时间空间限制的线上教学模式,注重在作业设计时引入引导及激励机制,使得线上课堂具备更高生动性及积极性。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进行改革,着重于教师本身设计过程中的规范性及教育性行为,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融入到作业设计过程中,便于学生即使在课下无法从师生进行交流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自我提升,提高学生本人的数学学习能力。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动态的能够实现师生之间意见及思想交叉的过程,从作业设计到作业完成再到之后的批改及评价过程中。都必须落实作业反馈体系,并且根据反馈而来的问题,完成之后的作业设计。此时,要求作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独立,却又有着一定的联系,形成循环往复的闭环过程。因此,只有高中数学作业设计具备更高有效性,才能够达到最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萍. 探讨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的教学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18).
[2]邱治添. 关于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 012(032):254.
[3]陈海龙.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中对称问题的分析[C]// 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