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能力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奂宇国
[导读] 中学教育改革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四川省广元市实验中学  奂宇国

        中学教育改革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数学作为三大主题课程之一,在整个高中教育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现阶段有部分学生虽然能够听懂课堂内容,但是遇到各类考试题却无从下手,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可以通过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是每位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借此机会探讨一些提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方法。
 一、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现状,合理制定教学内容
 无论是同一年级,还是同一班级,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着差别,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有高低,教师在讲授课程时要通过日常的课堂纪律、作业和测试等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标准的教学计划,让学生之间可以互帮互助,分阶段等方式让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的内容,解题技巧等,务必做到基础题不会丢分,中档题要能得一半以上,难题要结合实际,至少能够读懂题目,掌握基础内容;同时要提高优等生的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数学的知识多而负复杂,但是它已经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学好高中数学,最基础的一步就是需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需要教师能够作为数学学习的导向标,引领学生主动思考知识点的来源和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能够根据所描述的条件,通过自己学的学到的知识来进行思考。再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去发散每位学生的思维。对于复杂繁琐的问题,可以采用同中求变的方法,换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可以实现化繁为简等方式,将问题分散开成为独立的小模块,再依次解决。例如在解决含参二次方程问题中,经常遇见需要求为未知系数m的范围,可能开始没有思路,但是将问题展开来看,首先判断方程图像的开口方向,接着找到图像的对称轴,标出与坐标轴的交点,其次计算Δ,最后通过前面计算和找到的值去寻找特殊点,根据对应函数的正负值判断未知系数m的范围。
 三、选择例题要典型,突出课堂中心知识点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知识的简单目的就是为了能解题,并且新课改在不断的强调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解决。因此在讲授新知识之后,教师应该选择一些能够代表这些知识的例题,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解答。或者可以让学生主动上台进行讲解练习,台下学生作相关的测试题,这样学生不会局限于一道题,而是通过不断延伸,学会举一反三。讲解题目的过程是让学生学会掌握自己的正确解题思路,就像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例如在讲授解析法时,教师可以找几道典型的题目,先主动讲一道题目的思路,接着派学生进行上台做题,题目应与所讲的类似,这样学生再通过自己的思考,更容易吸收知识。
 四、提倡学生拥有自己的错题集
 提高解题能力不是只靠盲目的练习,需要长时间的去积累经验。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去拥有自己的错题本。把平时遇见的搞不懂的知识点或者例题能够及时的记录下来;对于看不懂的或者做错的题目,可以在旁边注解自己的解题思路,下次遇到时可以针对相同问题进行举一反三。学生把错题整合到一起,这样既能够有序的去复习自己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加深对错题所涉及到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错题集的格式最好规整,务必要确保学生自己能够理解笔记的内容,不要盲目的去抄写。例如可以在右边标注解题的思路,在左边写下解题的过程;此外学生要注意总结和回顾,不能盲目的去抄题目,如果发现自己的题目很多次有出现相似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总结.错题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再犯,遇见相似的要回顾相关知识点,比如每次都是涉及到全等问题就出错,那么就需要去看都包括什么样类型才可以为全等图形,然后拿出自己的错题集,掩盖住答案重新再做一遍,如果能够做到基本全对,那么这个知识点基本掌握。这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信心和帮助。
 五、掌握数形结合的解题思路
 数形结合其实就是代数和几何,这两个都是中学数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代数计算几何图形,通过几何图形解决代数问题是比较常用的手段。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应用,我们能够掌握数与形各自的优势和一定的局限。两者相互补充,相互结合才能够解决大部分的问题。熟悉数学所需要的知识。例如我们在学习三角形时,需要通过勾股定理来判断哪些角是直角。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线段比例来证明三角形相似。此外,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我们通过画图知道,其方程根的几何意义就是图形于X轴的交点横坐标,通过开口方向判断二次函数的绝对值,以及两根之间的距离、倾斜程度等等。
 结语:
 数学的学习方式有很多种,不能照搬课堂上的概念,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此外,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自我努力,因此,教师要掌握总体的教学能力,通过一些例题和不断的练习,不断的磨练让学生爱上数学,同时也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也是提高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 2020(4).
[2]朱文岩.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策略[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一二年级版), 2019, 000(003):70.
[3]朱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13(29).
[4]林锦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析[J]. 速读(中旬), 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