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在健美操教学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李科
[导读] 健美操是我国体育运动的一个新兴项目,它起源于生活,起源于人们对健与美的追求。

自流井区基础教育中心 李科

摘要:健美操是我国体育运动的一个新兴项目,它起源于生活,起源于人们对健与美的追求。但是在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心理活动,影响健美操在教学中的开展。在进行动作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在健美操方面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健美操的信心。
关键字:健美操、中学生、心理障碍、解决措施
        一、前言
        观察当前健美操教学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明显问题。比如一些学生表现的比较羞涩、胆小、压抑,从而影响了健美操动作的发挥及美感,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这些基本上就成为了学生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障碍[2]。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基本表现为缺乏自信、厌烦、自卑等等。这些消极的情绪,一般会造成学生学习活力降低,削弱学生学习动力,从而产生消极的行为和语言。基于此,本文就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进行了简单探讨。
        二、健美操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健美操是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多样性、灵活性,健美操它能通过练习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力量性、耐久性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对此,它能使学生的思维反应迅速、观察更敏捷和准确。其次,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健美操是动作和音乐的结合,不同的音乐配有不同的动作,动作刚劲有力,音乐旋律节奏明快,对大脑有一定的刺激。健美操的灵活多变、动作不对称、节奏点多、动作之间的变化多,在练习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转移。通过健美操教学,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而且更快、更稳定,一心沉入练习当中。最后,可以提升学生自信心。健美操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和心理活动,中学生在跳操的过程中,可以把各种情绪发泄出来,从而克服内心的恐惧,消除负面情绪[4]。
        三、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1、学习动机不正确
        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学校附近的其他学校,发现学生对健美操的认识是处于一种不认识的状态,当进行对学生进行讲解或者教学时,大多数男、女学生认为这只是女生该学习,对动作的误解,以及错误的认知,对健美操的抵触,认为跟做广播体操一样。部分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出一种无所谓或者厌烦的样子,没有梳理正确的学习动机,经过以往的放羊式教学,让学生形成了一种自由没有约束的现象,对正常的教学的冷漠和不重视。
        2、学生自身存在“羞涩”和“胆怯”
        由于健美操运动的特点,动作的性质引起学生在练习时情绪紧张,造成动作严重不协调,又发出胆怯的心理活动[2];在学生进行练习或学习动作时,学生思维想适不适合我或看到别人练习的如此协调有序自身确不如他人,不敢练习。由于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基础差,从而感受到力不从心。由于有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对健美操有抵触心理,对体育活动不喜欢、不感兴趣,不想练习以及感觉练习来没有用。



        3、教学环境的影响
        学校都是一个开放式的场地,由多个班级一起上课的环境,学生活动受到场地的限制,群体气氛不活跃;有些学生爱面子,怕被同学耻笑而情绪低落,产生“羞怯”和“胆怯”心理,对所学动作犹豫不决;因健美操的音乐时尚节奏明快,营造了一个欢乐的气氛,从而使其他学生过来观看,使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产生“羞射”的心理,不敢练习,怕人笑话。
        四、健美操教学中心理障碍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的认知,以身边的同伴或看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健美操,形成一种正确的认知。对学生进行讲解健美操的作用,以及健美操的开展情况,来促使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形成一个正确的学习动机。健美操运动是一项能够给人带来愉快的心情,同时能够增强体质的。
        2、克服心理的“羞涩”和“胆怯”
        在健美擦教学中,由于个体的不同,会产生羞涩、胆怯的心理状况,针对学生的不稳定心理,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讲究言语的艺术,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有意识、有目的的跟部分学生心理上有控制性的增加压力,,压力不宜过大,能让学生产生动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即可。对于另外一部分严重的学生应多给与鼓励和帮助,让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灵,对个别特殊点的学生进行单独的动作指导和及时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利用相应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健美操的氛围[3]。让学生学习健美操的时候,让学生当成是一种释放压力,调节自我,以及对健美操的欣赏,在同学、老师、家长面前展示自我的机会。
        3、健美操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时,应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设计教学,考虑个体的差异性,学生的接受性,注重个性的发展。根据学生身体条件的不同,应该设计相应层次的教学目标,针对好的学生,放手自主练习,针对差点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循循诱导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当降低难度,在他们进步时,及时表扬,增强自信心,消除心理障碍。在音乐的选择方面,可根据时代的先进性,以及学生中流行的音乐来选择,让学生感受到活跃的氛围和融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气质、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过硬的健美操技术,还要富有爱心和耐心。
        五、结论
        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变化,针对性进行教学设计。对学生产生的心理障碍,因及时给与解决,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及时引导和帮助学生,把心理障碍消除或减少到最低限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体质,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同时建立终身锻炼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石茗茗, 邱小园. 《健美操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
[2]、朱丽红.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3]、赵国军. 《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J]. 江西教育, 2018
[4]、李雪梅. 《浅析健美操的作用及其特点》[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