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体育课中心理拓展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庄赵广
[导读] 新的时期,新的要求。在小学高年级体育课中增加了心理拓展活动,能极大地提升学校对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程度,方便学校针对人才有选择的教育。同时也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锻炼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能力。

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中心小学  庄赵广  537111

摘要:新的时期,新的要求。在小学高年级体育课中增加了心理拓展活动,能极大地提升学校对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程度,方便学校针对人才有选择的教育。同时也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锻炼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能力。这要求学校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创新课堂内容,同时删减掉繁杂内容,实现因材施教,从学生兴趣着手,有序的开展心理拓展活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体育课;心理拓展活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小学生的家境变好,营养充分,发育加快,伴随而来的是小学生的早熟和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抗压能力不足,这些将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因此需要采取一些适合的办法,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面对困难的能力。而在体育课中增加心理拓展活动,恰好就是一种新的形式,将体育课变得更加趣味十足,身体与心理同时得到锻炼和释放,是缓解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开展心理拓展活动的必要性
        学生作为课堂内容的主要参与者,所有的体育课活动安排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当前教
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工作重心,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评价等都是围绕着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活动这一目的展开的。作为小学的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增强,自我的独立意识体现出来,这时就很需要一些自我的独立空间,而心理拓展活动能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和场所进行自我成长和学习。
        什么是好的体育课程,它的价值体现在何处呢?那就是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提高心理素质,在了解健康常识的同时具备安全意识。依托体育课展开的心理拓展活动在娱乐的同时解放学生的天性,逐渐摆脱心理问题。现在的小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变多,影响心理因素也变多。家庭的压力、难以合群的孤僻、社会舆论的影响、遇到问题承受不住的脆弱等压得小学生喘不过气,导致心理出现问题。而目前我国家长对于孩子心理问题尚未得到重视,只有先通过学校的心理拓展活动,帮助学生相互沟通、彼此了解,也方便老师了解学生心理情况,家访时与家长沟通,最后帮助孩子一起克服心理障碍。
        二、心理拓展活动的展开形式
        心理拓展活动的展开,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有利无害的,有其必须实施的因素和作用。要在体育课中展开,需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活动质量。
        (一)活动准备要充分
        首先在场地设置上,尽量选择平坦、安全的地方,或者是在学校的操场上做一些小的
装饰,打破学生对环境单一的认知,吸引他们的兴趣;在准备道具时,选择的设备要符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尽量富有趣味性,能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大家的目光集中在这里,活动开始时这些道具要能让大家之间产生互动合作和竞争。


在大家做完热身运动以后,放松身体和心理,然后把道具发下去,给大家进行分组,协调身高、体重、男女生比例,最后宣布活动规则、活动要达成的目标、奖惩措施等就可以开始活动了,在这期间需要做好安全工作,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二)因材施教,了解学生
        每个人天资不一样,在集体中的表现也不一样。高年级的小学生这时已经开始有了一些认知,性别、能力等,有着自己独有的爱好,会更侧重于自我能力的体现。而不同年纪的学生身体发育情况不同,体育基础也不一样,这就需要在开展心里拓展活动时,要分班级、分个性、分爱好的组织活动,不可千篇一律,容易让学生疲乏,没有新鲜感。只有这样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才能最大程度满足大家的需求。
        (三)时刻创新,提高幸福感
        人都是会喜新厌旧的,心理拓展活动作为在体育课上的创新,需要注意后期的教育方式,如果沿袭传统体育课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小学生都喜欢游戏,如果能保持创新跟的上,那么将会引起学生极大地兴趣,大家会对新的活动项目充满期待,从而提高幸福指数。
在活动创新过程中,体育老师应该从环境设置、游戏内容、引导鼓励等方面着手进行创新。在活动开始前,要保证活动场景的安全性,之后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来参与到这个富有创新和挑战的活动中,这一要求就需要老师注意在选择设备时要多一些心思,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充满好奇心,乐于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给与学生信任,适当的放手,给他们适当的空间去自由参加心理拓展活动,当然在放手的同时也要予以关注,做好协调工作和保护工作,保证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危害学生身心健康,也要注意合理调配人员,引导学生在进行心理拓展活动过程中身心得到放松,逐渐适应活动环节,消除自己内心的壁垒,要为他们提供必需的支持。
        作为心理拓展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总结思考环节,这是每次活动的核心所在。由于每个学生在心理拓展活动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通过合作达成目标,有人独立完成了目标,这就需要在事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做的这么优秀,如何能更加优秀,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分享,打开了学生认知世界的大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打击能力,还能更好地维护同学之间的关系,实现心理拓展活动的作用。
好的活动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和支持,要想心理拓展活动发挥最大的价值,需要社会的支持以及老师们的精心维护。为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需要稳定持续的输出心理拓展活动,长期坚持才能看出效果。
参考文献:
[1]薛秀琼.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思考与实践[J]. 好家长, 000(34):P.26-26.
[2]王祥.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开展舞龙拓展课程的尝试[J]. 体育教学, 2018, 38(5):76-77.
[3]李健.新时代体育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教研与培训”实践探索[J]. 体育教学, 2019, 39(5):50-51.
[4]甘建华.拓展训练引入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及开展思路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7):185-186.
[5]杨慧琴.小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的实践分析[J]. 好家长, 2018(63):121-121.
[6]赵彤.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 读与写(教师), 2018(5):27-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