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语文中写作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周素霞
[导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作文的教学可谓是重点中的难点。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嘉祥实验学校     周素霞  453300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作文的教学可谓是重点中的难点。不少老师花费众多的精力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成效都不显著,甚至刻板的写作模式还极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小学阶段本是孩子们思维最活跃,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但写作难,教写作更难业已成为不少小学语文老师的难题。
关键词;培养兴趣;多阅读;抓题眼;找角度;立意深
        一、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写作更是如此。只有当学生自己愿意写,主动写,写出来的东西才不是为了完成任务的滥竽充数。老师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作为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展开大胆想象,老师的鼓励往往使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在合理想象的范围内引导学生更多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遇到想象力十分发达,与实际严重脱轨的情况也不要当中责骂,小学生也会有自尊心,自尊心受挫不仅会影响学习严重者还会对今后的人生走向造成不好的引导。其次,要多变换写作的方式,不能单一的训练学生一种写作模式,这样极易产生厌烦情绪。多种形式的文体切换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也能让老师在多种训练中发现学生的特长,并针对该类学生制定相应的提升训练,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性的不同需求。
        二、在阅读中积累材料
        写作是表达学生情感的过程,也是在今后日常生活中与人交谈的能力水平的体现。而多阅读,是最直接有效的训练表达能力的方法。阅读也不是杂读,而是有选择的读名家的著作,教育部精选了适合中小学应该阅读的一百本名著,很多名著也被节选为课本的内容,老师和家长都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摘抄好词好句,做好笔记,养成好的习惯。必要时候老师和家长使用检查的手段也能促使学生习惯的养成,还可以进行定期的课堂分享,让更多的学生学会赏析,这样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
        三、抓住题眼
        写好一篇作文,首先要学会审题。弄清楚题目的含义,要求我们写什么内容,这是确定文章结构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不少学生拿到作文题目草草看一眼就开始提笔动手,往往写到中间才发现自己写偏题了,或者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的情况,此时要想纠正过来也已经为时已晚。所以写作之前务必要花上几分钟审清题目,读懂题目的含义,有时候出题人还会把具体要求清楚地列举在题目的前后,需要学生做的就是务必仔细看清要求,按要求写作[2]。



        四、角度新颖
        一篇好的文章要想抓住阅卷人的眼球,角度新颖是关键。但如何确定一个好的角度,首先要保证这个角度是符合题意的,并在题意的基本范围内作适当的延伸,这一步还是要建立在第三点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一个好的写作角度不仅能让一篇作文在众多作文之中脱颖而出,还能让老师了解到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水平,写作技巧以及初世的价值观走向。当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备与生俱来的观察力,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经常练习,多训练听说些能力,在平时的练习中多花点时间才能在关键时刻的写作中才思涌现,下笔有神。
角度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一是从日常的生活中,从普通的花草世界,人情世故中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朴实的情感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一定要套用辞藻华丽的成语,句式复杂的写作技巧,这样长期的训练才不会失去自己的特色,反而会在一群老生常谈,人云亦云的文章中脱颖而出,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二是尽情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天马行空也好,不着边际也好,童言无忌也好,不要束缚孩子们的想象,孩子总会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童真的乐趣,在这种乐趣中书写自己的情感,说不定还会激发出其他的才能,老师不仅是要教书,更是要育人,不应该为了教学目的而把童真套上桎梏。
        五、立意深刻
        找好角度之后,还需要练习丰富立意。何为立意,就是在文章中加入自己的情感,通过所描写的景物、人物、事件中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不仅仅只是简单描写事物的特点。说到描写事物的特点,这也是写作的基本功,立意也是要建立在抓住事物的特点之上,有针对性,由点及面的写作,而不是牛头不对马嘴的胡乱凑字数拼凑而成的写作。具体而言,例如描写人物就要抓住人物的内外特征,仔细分析他的形态、神态、体貌特征,或者从旁人的评价入手,不断丰满人物形象,使其立体化,让人者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出所描写人物的大致轮廓,这样才能使人印象更深刻。而在塑造人物的形象过程也是作者主观情感表达的过程,让人印象深刻的过程也是接,作者主观情感表达的过程,这样一来,立意才能算深刻。
        总结 语文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写作能力的体现,还是学生思维创造的培养.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更要立足实践,让学生在寻常小事中观察事物的特征,并学会在写作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了兴趣之后,学会抓题眼,确定新的角度,学会深刻立意,一篇好的作文就生成.
参考文献
[1]蒋继兵. 浅析在小学语文中写作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32):P.201-202.
[2]刘贺梅.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 才智, 2015(19):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