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科学区活动项目化初探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郑晓春
[导读] 为了让孩子在幼儿阶段接受更具有探索式的教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入项目活动概念,提出以项目的方式开展科学区角活动并实现活动的项目化,从而实现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开发与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本篇文章基于此展开论述。

厦门市集美区杏林中心幼儿园   郑晓春 

摘要:为了让孩子在幼儿阶段接受更具有探索式的教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入项目活动概念,提出以项目的方式开展科学区角活动并实现活动的项目化,从而实现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开发与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本篇文章基于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大班;科学区;项目化
        一、科学区角活动
        科学区角活动是指教师在教室的相关区域专门设置以科学为主题的活动区域,利用墙壁、角落等空间为幼儿搭建科学探究的活动空间,引导幼儿开展与科学相关的探究活动。科学区角活动的创设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旨在为幼儿提供一个充满科学氛围的环境,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学习科学探究技能,实现对科学知识的吸收,从而培养幼儿的综合科学能力。科学区探究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幼儿,然而大多数教师在创设科学区时陷入一定的误区,以至于科学区活动出现目标指向性单一、操作方法固定、过于重视结果等问题。为此,教师提出可在科学区引入项目活动的概念,将科学区角活动项目化,以最大限度发挥科学区活动的作用,提高幼儿探究兴趣,养成主动学习的探究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简单的探究方法技能。
        二、科学区活动项目化
        项目活动源于瑞吉欧教育经验,是幼儿在教师的支持、鼓励与帮助下,将某个大家感兴趣的或适宜的问题或事项作为项目进行深入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发现相关知识,建构相关经验。相比于其他区域活动,科学区角活动更加重视幼儿的自主探究,强调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大班幼儿好奇好问,能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刨根问底,解决问题在大班的科学区角活动尤为常见。教师可以借助项目活动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创设项目情境,将传统科学区活动的形式转换成做项目、解决真实问题,引导幼儿将原本的科学知识迁移到实际操作中,从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知,以此达到优化科学区活动的目的。
        三、科学区活动项目化的创设
        (一)科学区项目主题化
        项目主题化是指将科学区角活动以一定的主题进行传承,并可以在固定的活动期间以固定的主题让幼儿感受相关科学的魅力,将科学区主题化有别于传统的科学区角创设,是科学区项目活动开展的第一步。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自身的情况,将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与项目特色相结合,从而创设出适合大班幼儿学习的科学项目活动主题,并实现“每月一主题”、“每周一活动”的项目常态化建设。在主题月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与主题有关的相关素材和学习内容放置于科学区角中,鼓励幼儿进行学习与活动,固定的主题氛围可以让幼儿在固定的月份充分感受科学主题的魅力与影响,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带动作用。而每周一活动则由教师牵头,以幼儿为主体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带着幼儿进行科学游戏或科学活动,并将科学游戏或科学活动延续到科学区角中,以开发幼儿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利用项目合作的方式对幼儿的社交和合作能力予以培养。实践证明:主题化的项目活动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幼儿可以在科学区角中与材料、问题进行互动,并根据特定的项目活动目标和同龄人进行合作互动,从而整合、重构认知,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二)科学区项目游戏化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科学区的创设应以培养其好奇心、主动探究、学习初步的探究方法为主要目的,而游戏化的项目情境因其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探究欲望而备受教师的重视。项目游戏化创设中,教师可根据专门的活动项目创建相应的游戏情境,在创设时注意加强科学知识的渗透,确保幼儿在科学区角中能感受该科学区角所想传达的相关主题,从而实现幼儿的自主探索与能力开发。简言之,项目游戏化就是教师在创设项目活动时引入仿真的游戏环境,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光影主题月中,教师可以将科学区中设置光影城堡、闯关寻宝等游戏情境,在幼儿自发组成探险小组后,教师将影子的成因、光的不同状态、影子与光源的关系等与光影相关的知识融入关卡中,利用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对光影进行深度的探究,并在探究中习得相关经验,提高合作能力。
        (三)科学区项目综合化
        由于幼儿生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微型生态中,他们对世界的探究是丰富多彩的,涉及到科学的方方面面,尤其对身边的事物和想象感兴趣。因此,科学区角项目化的设计应该结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实现项目的学科综合化,而不应局限于科学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环节。教师在创设科学区活动项目时,应对科学中所涉及的生物、艺术、人文等科学环境与科学材料进行整合,尽量在项目中呈现出学科的多样性,并在不同的主题月中进行渗透和展示,避免单一的科学化主题。鉴于科学区项目综合化对教师的素养要求较高,实操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的区角空间,将当月主题进行分割,实现大主题下的区级创设,将各项目活动目标融进区级目标里,以便于幼儿的科学探究和综合学习。例如某月的主题是生物篇,教师对活动室内可利用的区角实现区级划分,首先是天空区、陆地区、海洋区的平级区位划分;其次,可以在科学区角的相关独立区域设置子科学区,在陆地区中设置森林区、昆虫区等等,让幼儿在科学区角中感受全面且丰富的科学知识,从而实现科学区项目的综合化设计。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层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借助细化的问题引导幼儿组成调查小组,对项目中所涉及的自然和人文进行深入探究,从中发现问题、建构认知
        结束语:
        学前教育是儿童学习的初级阶段,为儿童接受正式基础教育做铺垫,而大班更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必须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对幼儿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予以培养。科学区角作为实现幼儿科学启蒙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之一,其活动的项目化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对科学区角活动项目化提出了相关建议,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曹淼淼.区角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9(28):220-221.
[2]肖菊红 戴雪芳.幼儿园项目活动研究综述[J].幼儿教育导读,2019(10),5-8.
[3]王昌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干预行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4]孔令秀.区角游戏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中的作用与策略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1):6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