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新授课导言的技巧探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郭文
[导读] 新授课导言是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前的一段简短导入,也就是引言,时间控制在三分钟左右,不可以过长,否则会影响正常的课程进度。

白水县仓颉中学  郭文

摘要:新授课导言是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前的一段简短导入,也就是引言,时间控制在三分钟左右,不可以过长,否则会影响正常的课程进度。新授课导言是课程的开始,可以使用的导入方式有很多种,一个成功的导入方式,可以快速将学生拉入课堂,集中精力学习知识。新授课导言在创新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力度的掌控,不能脱离教材或者是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在教学活动中要准确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新授课导言
        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新授课导言具有简单概括总结的作用,将化学知识上下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实际操作中,要将趣味性的元素也加入到化学导言中,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有效的互动方式,沉闷的化学课堂,活跃起来,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将化学知识的学习,变得简单和有效。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新授课导言的原则
        1、系统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注意化学知识系统性的学习,个章节之间知识的关联,在新授课导言时,行化学知识结构的梳理,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使化学知识点之间形成一个体系,学生一个高度概括的结构,学生在学习时,以根据知识体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扩展,形成一个化学知识体系。
        2、趣味性原则
        增加新授课导言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化学课堂中,开展有趣的化学实验活动,例如,我要变色、化学厨房、镁条发光等实验,将名人故事、寓言故事、时事政治等,都可以引入到化学课程中,丰富教学内容,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在教师精心的安排下,活跃课堂氛围,化学知识的学习更加的轻松愉悦。
        3、科学性原则
        化学课程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每一章节的知识都来源于科学实验,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教学的设计,新授课导言要具有科学性,不可脱离实际,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内容,新授课导言要在学生可以理解的范围内,只有了解课程的大概,在心里有了大概的知识轮廓,化学知识的学习会相对变得容易。
        二、新授课导言的技巧分析
        1、模型导入
        使用化学模型将抽象的原子结构形象化的展示出来,生通过观察模型,以很容易的理解和记忆原子结构,例如,化学课程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章节,教师将金刚石结构模型作为教学用具,讲解金刚石的原子结构以及金刚石中的化学物质,金刚石的硬度很高,在新授课导言时,可以提出问题,金刚石在什么条件下,硬度会发生改变,变的柔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原子结构模型,就可以解开这个谜团。



        2、化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化的新授课导言,学生的接受程度会更好,将生活中的事物在课堂中展示,学生会很容易的理解和学习,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的章节中,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电池作为模型,将电池的外层去掉,将电池里面的物质展示出来,给学生讲解其中的化学元素、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正负极等知识。
        3、故事导入
        将化学名人的故事作为新授课导言,在化学的历史上,有很多的化学家为了科学研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以超强的毅力追求真理,探索科学知识,在正面积极故事的引导下,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大家知道元素周期表是谁发现的么?通过什么方式排列出来?期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氛围,引发学生激烈的探讨。
        4、教学活动中导入
        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化学课程内容进行展示,制作教学课件,使用图文并茂的新授课导言.使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枯燥的课堂,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将化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变学习态度,进行实质性的行动,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在《研究车用燃料及安全气囊》的课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使用多媒体播放安全气囊弹出的过程,以及车用燃料在发动机中工作的状态,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总结出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的变化过程。
        5、实验导入
        化学教学中包含了众多的实验内容,在日常化学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教学,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之间是竞争关系,小组内部是团结合作关系,各个小组进行实验操作的比拼,形成教学的互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以及团结合作的意识。在《炭的多样性》课中,将学生分组试验,进行碳酸钙的化学实验,教师写出碳酸钙反应方程式,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给出会有气泡产生,液体变浑浊的答案,实验过程中,教师在旁边指导,发现学生操作问题,要及时的纠正。
        结语: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经历了多次变革,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应用了很多改革效果明显的教学方式,创新使用新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改革新授课导言,使用情境化、生活化、故事化的方式,将新授课引言以全新的方式展示到学生面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发的浓厚,教学效果等到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开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9,(32):185.
[2]金芳芳.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以"糖类"新授课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219(3):44-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