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有利开发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谢尚宜
[导读]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课程资源,既是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也是课程实施的保障。

苍南县灵溪中学    谢尚宜

摘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课程资源,既是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也是课程实施的保障。能够在高中教学中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本文将通过论述高中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策略来验证其对于数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在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明确指出,要对校内、校外的课程资源进行积极开发和利用。而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有提出,为了适应学生的差异性,使其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进步与发展,高中数学课程应该是多样的且是可选择的。与此同时,应该给予学校和老师选择的空间和自由,以能够根据学生的基础与条件制定不同的课程内容,从而丰富和完善可供学生选择和课程。综上可以看出,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可以保障数学课程顺利实施,且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应用的意义
      数学课程资源既是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也是课程实施的保障。对数学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对数学课程资源的匮乏有弥补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唤醒师生们对课程资源的重视,从而能够开发和应用更多数学资源,使数学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此外,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还能够对教师和学生在课程资源的教与学上起到引导作用,使教学效果最大化,从而对其他学科课程资源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还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有利开发
        1.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
        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是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最为关键的一点。实施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求课程内容能够与学生实际生活、社会以及科技进步等联系起来,并对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引起重视,从而体现课程结构是均衡的、综合的和可供选择的。因此,教师要利用自己的创造性,去开发利用一切有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资源,以达到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2.拓展数学教材资源
        作为数学课程资源核心的教材,教师在使用的时候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并对其进行创造,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创造,以达到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目的。具体可以分四点来说:第一,选择素材的时候要联系生活,体现出数学的本质;第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最近发展区”有效发展;第三,课程要与现代科学技术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第四,对习题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并深入探究教材,能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创造数学实践资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课程资源进行“活化”。数学既源于生活,又是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要侧重于在学生对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所遇到的问题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上,尽可能给学生的数学实践创造氛围和机会,上好每一堂数学实践活动课,开展好每一次的数学课外小组活动等。
        4.挖掘数学人力资源
        在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我们既要开发教师的课程资源,让教师能够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最大程度发挥所长,凝聚教育合力,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又要开发学生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探索成果去营造共同学习的气氛,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意识;另外,还可以对社会、学生家庭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从而达到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累更多社会经验的目的。
        5. 开发利用数学文化资源
        所谓的数学文化内涵,其指的是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从广义来说,还包含了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以及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数学如果想要吸引和征服学生,不能一直依赖于外在的东西,更应该是通过自己的艺术魅力。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只停留在纯粹的知识技能上,更应该是人文精神的结合。在进行数学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与数学文化进行有机结合,选择性的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和任务,以充分体现出数学对整个社会、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公元1世纪左右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把负数放到和整数同等的地位,建立了正负数法则,其所引入的负数概念,就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而印度、欧洲则是分别在7世纪和16世纪才建立的负数概念;再拿十进制小数来说,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体现十进制小数表示法的著作是元朝刘理的《律六成书》,其比欧洲早了200多年;还有杨辉三角的发现,早于其他国家400多年;方程组的解法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等等。这些极为典型的数学史料,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实际上,教学是师生之间一次平等的对话,它是师生沟通交流,相互进步的一个过程,更是师生对课程开发的一种感悟和分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扮演“资源体”的角色,还承担着整个课程资源的开发、鉴别与运用的责任。综上,我们在教学上应该以教材为出发点,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开发和利用,在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获得最大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黄晓玲.课程资源:界定特点状态类型[J].中国教育学刊,2014(4):36.
[2]范蔚.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教育科学研究,2012(3):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