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其质量的高低对语文教学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强弱。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导致师生身心疲惫,这样极易影响到教育的最终效果,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本文针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展开分析。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语文是初中教育中的基础性课程,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与小学语文相比,初中语文在内容上有所增加,如小说、散文、文言文、现代诗歌等,这些也都是学生需要接触和学习的重要知识。当前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有所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积极创新和变革,尤其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创新,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加强课内预习
农村初中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若能在课前预习好课文内容,认真勾画疑难语句段落,解决新词生字,大胆质疑、主动解惑,往往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实际上,很少有学生能主动预习课文,缺乏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加上课业压力繁重,学习时间紧迫,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前预习 [1]。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认真备课,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注重课内的预习,对课程资源进行充分开发与利用,善用学生的手头资源开展课内预习;或者是巧妙设计课堂导入环节,通过精巧的设计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适当指导与点拨学生的课内预习,进而实现预习与新授的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
在信息化教育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教育教学领域涌现出许多新兴的教学技术,加上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有所改善,更多的现代教育技术被用于农村学校课堂教学中。对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以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为依据,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巧妙运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增强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的自主性 [2]。如讲述课文《苏州园林》时,由于农村学生受经济等方面的限制,没有真正去过苏州园林,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通过观看来真切感知苏州园林之美,在此基础上导入本课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收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文资料,在此基础上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并在课件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视音频,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恰当引入生活情境
初中语文属于语言类的学科,与科学类的学科有显著差异。有些初中生错误地认为地理知识可用于山川河流中、生物知识可用于自然界动植物中……与此同时,而语文知识的运用极为有限,因而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转变学生的这种错误认知,恰当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实际生活与语文知识相融合,让学生进一步认知语文的实际作用。
如学习《小石潭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在具体讲授环节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周边的河流或小溪、学校池塘等加以感受,并将其与作者所描绘的潭水进行比较,领悟水的灵性。通过古诗文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感悟和领略自然之美,增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体验语文的魅力,感知学习的乐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需要在教学中带领和组织学生认真解读文本、主动掌握学法。如讲解课文《背影》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文本进行仔细解读与反复揣摩,体会字里行间的父子情。另外,农村学生往往羞于表达自我、展现自己,这就需要教师积极鼓舞学生,引导学生大胆发言;或者是适当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文本的相关内容,敢于表达、畅所欲言 [3]。如学习《我的母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考和解答问题:文中描写了作者回忆与母亲相关的一些片段,其中哪些片段能带给你深刻的感动?你记得父母留给你的深刻印象吗?然后放慢课堂节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讨论问题,并上台进行交流。这样能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亲情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与感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五、善用小组合作
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多是处于“独角戏”的状态,提出的问题得不到学生的回应,自问自答;或者是学生在课堂上听得多、记得多,但不愿主动思考和回答,也不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与教师和同学缺乏互动交流,这样极易形成散漫的学习习惯,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合作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学习方式,农村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该方式,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如讲解《大道之行也》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将全体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为各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先翻译字词句,在此基础上指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最后由教师点评,奖励优秀的小组。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降低工作难度,又能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语文素养,打造高效有趣的语文课堂。
结束语:
综上言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初中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农村初中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立足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加强课内预习、巧用多媒体技术、恰当引入生活情境、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善用小组合作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课堂的参与度和魅力,提高课堂效率,使语文学科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明富.试论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5,(21):135-135.
[2]邹禹.提升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新课程·中学,2016,(6):99-99.
[3]曹青.新时期农村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式探究[J].语文课内外,2019,(36):104.
[4]梁水燕.刍议如何提升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