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课的出现,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对此,我们应当抓住微课教学的特点优势,借助微课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利用微课的辅助作用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教学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教育设备的不断完善,大部分学校已经可以基本实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新型的课堂教学,这些技术的应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展开也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将微课融入课堂展开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育方式的阻碍,构建新型的小学语文课堂。
1将微课融入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1构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如果语文课堂只是教师单方面进行教学,而不借助任何教学工具,课堂效率将很难提高。而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是在课堂中播放短时间的教学视频,缓解学生的情绪,构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如今教育设备已经足够完善,可以做到40分钟的课时全部依靠多媒体设备开展,但是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接受密集的知识点,很难保证学生完全吸收。而利用微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十分钟左右的微课不仅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避免学生不适应全面以信息技术构建的课堂,让课堂氛围同时具备认真和轻松的特点,让课堂重点凸显出来。利用微课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脱离对教师的依赖性。因为在微型课堂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实现学习时间的自由和学习地点的自由,可以选择在自己最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学习,由此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能力。
1.2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语文学科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只有学生的视野足够开阔才能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虽然当代小学生可以自己利用网络找到学习资源,但是由于学生能力有限,找到的学习资料并不一定是适合学生自己的。而利用微课教学可以使教师将网络中的资源有效整合,筛选出适合班内学生学情的材料,避免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却不能提高其语文水平。
2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利用微课生动导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决定着学生能否第一时间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以及教师教学进程的推进有着重大影响。在以往的课堂导入中,教师经常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习新课程,方式单一、无趣,学生兴趣普遍不高。有了微课的融入,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生动有趣地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提高教学导入的有效性。具体的做法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制作微课视频,借视频的视听、直观呈现、渲染等功能再现课文文本情境,让学生亲眼看到、体会,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学习课文内容。例如,讲《桂林山水》一课时,这是一篇描绘桂林山水风光景色的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笔者通过微课视频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了桂林山水风光景色,把课文内容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这样一来,学生亲眼看到桂林山水美丽宜人的景色,充满无限向往,进而就会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兴趣高涨地参与课堂学习。
2.2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探索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比较匮乏,对一些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当课文内容本身有一定难度时,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困难。尽管课堂上教师反复讲解,可是依然有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仅停留在表面一层,对于课文思想内涵的理解总是很难获得突破。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的辅助作用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探索。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利用微课介绍课文作者的生平事迹、创作意图及其融入课文中的思想情感等内容,丰富拓展教学素材,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理解资料。在微课展示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向学生渗透作者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深层次了解作者、课文及其中的中心思想。这样的话,学生结合微课内容,并基于课文文本内容,对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思想内涵能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实现阅读教学难点的突破。例如,讲《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课文介绍了主人公法布尔从小对昆虫感兴趣,并在兴趣导向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下,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昆虫学家。对于学生而言,阅读理解难点主要是主人公对各种昆虫的热爱。对此,教师通过微课向学生介绍了主人公法布尔小时候与昆虫的趣事,以及法布尔对昆虫的情感,促使学生较好地阅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2.3利用微课加强示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写作最大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写作素材不够,无内容可写;另一个是不能熟练应用各种写作手法、修辞方式。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加强示范。一方面,通过微课为学生展示各种类型结构的文章,以及各种写作手法、修辞方式的应用实例;另一方面,通过微课引入大量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素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讲“假期生活”为主题的写作时,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直接给出以这一主题为核心内容的作文范例,而是通过微课示范展示了一些假期生活的内容,有走访亲戚、参加兴趣班、外出旅游、同伴玩耍等。这些内容都可能是学生假期经历过的事情,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提炼、如何运用于写作。对此,教师可让学生围绕微课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分析,使学生在讨论中汲取灵感,拓展写作思路,迸发创作激情。
2.4利用微课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为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进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微课的内容设计中为学生创造视、听、读、写、做的机会,再配合教师的讲、问等行为,使学生与教师进行教学互动,这样就能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坐井观天》一课时,教师设计了简要概述本节文章内容的微课,在微课的最后一个版块提出“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要求,此时,教师配合讲解“这是一个多么有趣而有意思的故事啊,你们愿意演一演吗?”由此,让学生两人为一组,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这样能增加师生的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语
微课可以使小学语文课堂呈现出多样性,弥补完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而要使微课渗透到课堂中,发挥其最佳的教学效果,仍需小学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雁.微课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9):141-142.
[2]王艳红.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学周刊,2017(4).
[3]张伟亚.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