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消除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障碍,健全相应的阅读体系,丰富阅读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归纳与总结能力。所以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探索群文阅读教学的途径,增强学生开展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引言
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通过组合多个文本连接课内外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群文阅读教学打破了常态阅读教学中单一的教学形态,丰富了阅读教学内容,在促进学生阅读品味、阅读方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各地不少学校开始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群文阅读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
育人的活动需要了解教育对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教师教学要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方式等,正视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不能盲目忽视群文阅读速度慢的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进行引导教育,让学生逐渐产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学生课内外阅读量少,阅读方法不得当。学生可以采用多种阅读方法,如比较阅读法、精读法、朗读法、归纳法等。实际教学中,往往仅使用精读与朗读结合的阅读方法,花费教学时间较长,对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往往不利于阅读能力好的学生的发展。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多样化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多种阅读方法,如默读、略读等,让学生选择更多合适的阅读方法,使用多种阅读方式,在没有教师指导下可以独立阅读,使学生形成终身阅读习惯。
2培养求同存异的阅读思维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利用同类文本对学生进行训练,同时也需要对每篇文章所具备的特点进行说明,让学生能够做到“求同存异”,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例如:在“人物描写一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应延伸,让学生在课外对片段节选所对应的原著内容进行了解,阅读完整故事之后,再品味课文中的片段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将几篇文章与整个单元的文章相比,明确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阅读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求同存异的阅读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同类文章阅读的技巧,有利于学生深入阅读与理解文章。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以提升文本鉴赏能力。
3学会资源分类整合
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前,语文教师要做好文章的分类与整合工作。群文阅读文章篇目多、阅读量大,如果教师将阅读学习完全交给学生,只会增加学生的压力,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若文章杂乱无章,既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困难,也会延误教学进度。因此,文章的分类与整理工作要放在备课阶段。在实际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体裁、描写手法、描写对象等把同类型的文章结合起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例如,在教学完《普罗米修斯》一文后,教师就可以收集同类型的古希腊神话作品,并进行整合;在教学完《背影》一文后,教师可以找到描写父亲的其他文章,并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
4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教师可以选用比较法将文章内容、文章结构等相似部分罗列出来,而后引导学生对不同文章的同种应用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培养,提升学生的个人阅读水平。
5重视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多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沟通与输出,进而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培养。所以,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读写的充分结合,使两者能够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在学生开展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仿写或者是续写,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升,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例如:在《七颗钻石》教学中,作者运用情节反复的写作手法,对小女孩的行为和水罐的变化进行描写,并以此推动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其中每个情节的结构具备一致性。而在教学材料和课外阅读材料中,运用情节反复手法的故事众多,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创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已经学过的《小猴子下山》《小壁虎借尾巴》等课文,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今天的运气真好》《爱心树》等文章,从而使学生能够明确故事中存在的“变”元素。通过有效的群文阅读训练,教师只需要在文章立意方面进行适当点拨,学生就能够进行有效创编。
6改变写作环境,在实践中写作
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我们要把生活和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不应将学生禁锢在教室。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中生目前便是感知生活机会太少,无法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表情达意。教师可以利用语文实践课程,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积累写作素材,在实践中即兴完成作文的创作,让学生随心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达到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而无所谓练习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群文阅读方式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形成科学学习结构都有着重要意义。群文阅读方式多种多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应用群文阅读方式,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作为教学侧重点,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群文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一大创新,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为了让群文阅读教学顺利、正确、高效地开展,语文教师更要不断地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教会学生熟练掌握速读、精读的学习方法,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鉴赏能力方面多下功夫,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宗莹.困境分析,对策研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8(4):75
[2]司习雷.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J].读与写杂志,2017(10):70.
[3]牟静.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率——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94-95.
[4]陈慧.基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整合的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9(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