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微课开展教学能够有效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如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所以教师在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微课教学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探索 中不断地养成数学学习思维。希望此研究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微课教学活动中开拓学生的学习智力,通过 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家校共育;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 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掌握运算技能的重要学科,也是培养 学生数学思维、逻辑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 在小学数学的具体学习中,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极强的抽象性、 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在学习中面 临着较大困难。尤其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进一步增加了教学的难度。面对这一现状,教师 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借助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 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1微课理论概述
微课是以短小的视频为载体来展示教学的重难点知识。 微课时间主要控制在 5-10 分钟, 要求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 观点,语言与思路能够被大众所接受。 教师可以选用喜欢的 方式或者是擅长的方式制作微课内容, 可以选用摄像机与 Office 办公软件结合的方式, 也可以用手机拍摄手写解题思 路与过程。 教师可以发表想法和意见, 随意创新创造出更加 多元的微课内容,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能够被学生易于接受 且学习。 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应用微课进行辅助引导,提高学生 的学习热情,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微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只有 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才会产生学习内驱力,从而确保学生 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 特点,创设喜闻乐见的课程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 注意力短暂,缺乏持久性,也严重影响着课程教学效果,所以 教师可以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栩栩如生的学习情境, 运用 多媒体技术制作微课视频,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热情。 例如, 在教学“年月日”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应用微课展示太阳、月 亮与地球这三颗星球的运行规律,然后引领学生进入奇妙的宇 宙世界,感知年月日的来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对微 课演示产生了浓郁的兴趣,从而迫切地想探究新的知识点。
3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实践做法
3.1运用于课堂讲解之前
在教学之前应用电子课件, 主要是引导学生熟悉本节课 堂即将讲解的内容,也能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此类教学方法 能够引导学生加强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 增强学生对于所学 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微课学习,了解 到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哪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使其根据自 己的预习情况向教师进行发问从而得到答案。 例如, 在教学 “认识钟表”知识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去认识钟表,但是这可 能会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时,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 呈现出快乐的动漫形象—— — 孩子一天的时间安排, 搭配钟表 予以展示,并在课程结尾设置问题,如“小孩在 7 : 30 做了什 么,什么时候起床吃饭”等,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微课视频,尝试 寻找答案。 学生在回忆与思考过程中能够加深对于钟表知识 点的理解和认识,并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此种学习方法能够 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
3.2突破教学重难点
受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学生学情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面临着众多难点。这些难点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 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突破 时,基本上是采用反复讲解、大量练习等教学方式。如此一来, 不仅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费力,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 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可以充分借助微 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动态化地展示在学生面 前,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攻克学习重难点。例如,在学习“圆 柱平面展开图”时,学生通过空间想象,很难对其进行有效 的探究学习。据此,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 精心设计微课,将圆柱打开的整个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在 学生面前。如此一来,学生在观看微课时,就会清晰感知圆 柱变成长方形的过程,进而对圆柱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
3.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这一学科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因此新课程标准也对学 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明确的要求。当前如何培养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是小学数学教师研究的重点。对此,教师 在具体的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 体化、形象化,将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简单,进而促使学 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 教学“平行四边形公式”时,教师并未将其面积公式直接呈 现在学生面前,而是借助微课,将平行四边形进行转化,使 其成为一个长方形;之后,引导学生结合平行四边形的转化 过程和所学的知识,自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如此一来,不仅避免了学生对公式的死记硬背,使学生真正 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还促使学生在推导面积的过 程中逐渐提升了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3.4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与家校共育深度融合
将微课应用于课后之中,实现家校共育,有助于提高学生 的数学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微课的引导下,积极踊跃地学习知 识,加强知识的查漏补缺。 例如,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 要根据教学经验、学生的爱好,以及学习层次,为学生设计一 些家庭作业,并为学生发放相关视频资料,供学生在课后自主 学习。 教师可以将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视频应用 视频的方式展示数学内容, 可以将视频上传值班级群文件之 中,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自行下载,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与家 长探讨,也可以在线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通过重温微 课视频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后学习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可以有效 地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应立足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 况,精心设计微课视频,并将其应用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复习和知识延伸 等环节,进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龙.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147.
[2] 陶建梅.探究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134-135.
[3] 焦鹏.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