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渗透苏绣、传统花鸟画、传统吉祥图案、水墨画及水 拓法等传统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其文化素养;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其审美品位, 增强其美术作品的创意性与艺术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美术; 渗透策略
引言
人们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教师家长的文化素质 有所提高,不再认为美术耽误学生的学习,树立了正确的美术 观念,美术的受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在美术中渗透传统文化,使 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将成为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
1为什么要注重传统文化教育这项工作的开展?
1.1实现个人价值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本身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发展与他们 未来的发展方向息息相关。 目前整个社会教育背景相对复杂。 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够逐渐培养学生们的性格以及思 想,发挥出最大的应用价值。 培养一个学生需要耗费较多的精 力,经常会受到多种不同的因素影响,因此在现代化教育如此 普及的今天,只有不断践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才能够丰富教 育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个人应用价值。
1.2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育机制
很多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这种教学理念十分落 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教师的 地位不容置疑。 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现如今社会开始重视学 生的个人应用价值,开始倡导老师与学生共同平等的地位。 核 心位置也从教师开始向学生过渡,因此教师的教育理念也需要 开始完善。
2融入江苏传统的苏绣艺术,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在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将向学生传授绘画的 技巧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完成作品并上交,这种教学方法 的重点在于美术理论的讲授,课堂氛围相对枯燥,导致一些学生 难以完全融入课堂,并逐渐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 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一些学生缺乏对美的认知,审美能力不强, 美术学习质量也不高。因此,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的首要措 施,是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师在教授关于 服装相关的内容时,多是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我国各个 朝代的服饰,让学生观察各个时代人们对服饰审美倾向的演 变。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定的传统文化知 识,但是走马观花式的解说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抓不 住学生的兴趣点,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苏绣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运用于服装上,起到装饰美化的 效果,在戏剧服装上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增强戏剧的感染力。 随着人物动作的改变,服装上的刺绣图案和色彩也会产生流动 的效果。当前,古风文化盛行,初中生很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 苏绣与古风文化的结合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首先,教师可 以向学生展示苏绣服饰的图片与视频资料,以戏剧服饰为主,让 学生了解戏剧中不同角色服饰的不同图案与技法,以此提高学 生的兴趣。如,武将为“靠”,主要为绿靠与蓝靠,前者为金线绣 制,用叠金的方法绣蟒纹,蟒的鳞片在不同方向的光线的照射 下,有金碧辉煌之感,立体感十足;后者的蟒由小机绣刺绣而成, 再由滚针、套针等绣制云纹、水纹、回纹等,虽然没有绿靠吸引人 们的目光,但深沉内敛。
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苏绣实物, 在课堂上让学生触摸苏绣作品,近距离观察苏绣的美;若是有条 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江苏省博物馆,观摩一件件具有时 代特征的苏绣服饰作品,让学生穿过历史的洪流感知苏绣的发 展历程,了解、尊重苏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学生对于美 的认知。总之,在美术教学中融入苏绣艺术,可以激发学生对苏 绣、美术的兴趣,从而使其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主动学习美术 知识。
3与课文教学进行有效结合
目前,我国大部分初中语文课本进行教学过程中都融合了 一部分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 够不断培养学生们的个人理解能力, 改善语文写作综合素养。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特点,采用循环 渐入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 不断普及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这 样能够充实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模式。 学生们在日常 普通的学习中慢慢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逐渐加深对这项内容 的理解。 很多传统文化的小故事中都蕴含了较多的道理,它能 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 不断激发学生们的个人兴趣爱好, 激发学习天赋的能力。 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时,学生们可以掌握 一些其他的相关知识,改善自身的思考能力,利用综合性的角 度进行全面思考,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领域的重要性不言 而喻。
4树立文化自豪感
很多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看法有失偏颇,认为我国的传统 文化过于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开始被新的社会所抛弃。但 是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属中华民族 特色的一种文化,历史悠久。 因此我国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应 用价值和重塑能力。 随着外国文化的不断深入,很多学生都开 始过度重视外国文化而忽略了本土文化,这大大影响学生们的 认知能力,他们很大程度上无法直接接触到我国优秀的文化作 品,因此就会存在很多偏见。要想实现传统文化的高效渗透,学 生们一定要建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荣誉感,这样能够加深 学生们的学习激情。 相比大家都对我国的四大名著耳熟能详 了。 现如今四大名著多次被翻拍成电影及电视剧等,在人群中 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加。 这些广为 人知的影视作品大多都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背景,由此可以看出 传统文化在我国的影响力,是整个艺术发展的重要源泉,是我 国文化魅力的真实体现。学生们再多次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能够将社会与文化进行有效融合, 深入了解文化的真实内涵, 这样就就会开始转变自身的观念,逐渐培养出文化自信以及历 史责任感。
结语
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做到的。教师要重视 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坚持传统文化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审美 观,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重视美术在生活和社会发展中 的作用,起到榜样作用,让学生主动探求美术传统文化,增强 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光俊.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8):187.
[2] 张彦东.继承传统文化弘扬大美精神: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学周刊,2018(15):215.
[3] 陈瑞涛.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来看美术教育的发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7):220.
[4]李亮.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2017(22).
[5]陆玲.论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美术教育研究,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