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悄然改变着课堂教学的理念、环境和模式。因此,为了建构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师必须要在信息化背景下,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景、优化教学方法以及细化教学评价等。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围绕上述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信息化背景下建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丰富物理课程资源提供了技术条件。应鼓励开发和使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物理课程的学习更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毋庸置疑,信息化背景下,多媒体教学资源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确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但是,如果教师过度,或不当地运用多媒体资源,则会导致多媒体资源成为拖垮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拖油瓶”。
显而易见,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资源的根本目的是要建构高效的课堂。在信息化背景下,多媒体资源就好比是建构高效课堂的重要支柱。下面我将从利用信息化手段创设教学情景、优化教学方法和细化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信息化背景下建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创设教学情景
妙趣横生的声现象、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古老而现代的力学……这些林林总总的物理现象,有些是多姿多彩的,有些是千變万化的,有些是运动不止的等。然而,“静态”的教材却很难为学生呈现物理现象的多姿多彩、千变万化以及运动不止等。而这,也就使学生对于这些物理现象的理解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倘若教师能够借助于某种手段,向学生展现多姿多彩、千变万化、运动不止的物理现象,那么,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的理解就会更加形象直观、更加深入细致、更加全面透彻。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正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因此,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材教学内容为焦点,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学生实际学情为参考,创设形象直观、贴切入微的教学情景。
以“光的传播”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一些灯光秀的视频或水幕电影等。如美轮美奂的南昌“滕王阁灯光秀”、惟妙惟肖的西安“大唐芙蓉园水幕电影”等,不仅能够让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还能够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进而让学生更全面、深入、透彻地理解与“光的传播”相关的物理知识。聚焦于形象直观、惟妙惟肖的教学情景,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浓厚的兴趣为驱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内容,据此为高效课堂的建构奠定基础。
二、以信息化手段为推手,优化教学方法
古语有云:“欲责其效,必尽其方。
”同样,想要建构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必须要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变,课堂的教学环境也在变,如果教师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益必定也会每况愈下。相反,如果教师能够依据各种变化,持续不断地优化自身教学方法,那么,其课堂教学效益必定也会蒸蒸日上。正因为如此,为了建构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师必须要在优化教学方法方面多花些心思。
在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围绕相关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以信息化手段为推手,想方设法优化自身教学方法。
举例来说,在教学“光的反射”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以及更为准确地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利用flash软件制作一些展示光反射规律的小游戏。在课堂中,通过让学生参与这些flash小游戏,不仅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光反射规律相关知识的兴趣,还能够让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当然,教师也可以在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搜集一些与这部分知识相关的微课,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形象、逼真地学习相关内容。
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为推手,优化教学方法,说到底,是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一种具体表现。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建成高效的课堂。
三、以信息化手段为平台,细化教学评价
关于教学评价,《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条建议,即提倡教师用记录卡片的形式记录学生学习的情况。这样的评价形式,不仅有助于教师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也有助于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自己学习的长项与短板,还有助于更有效地促进家校共育工作。
然而,以往受到信息化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利用纸质卡片来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纸质卡片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费时费力,又缺乏实效。现如今,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卡片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其及时分享到信息化平台中。比如,教师可以从课前预习、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知识漏洞、能力短板等方面对学生的一日表现进行细致化评价。围绕这些评价内容,教师可以制作一张电子表格,并根据学生每天的学习表现认真填写这张表格。之后,教师可以将这些评价表格分享到班级微信群中,或其他网络平台中。不过,教师在利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以及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尽可能地运用一些鼓励性、发展性的评价语言和建议等,切不可将其演变为学生各种陋习的“曝光台”。很显然,教师以信息化手段为平台,不仅能够使评价过程简便易操作,还能够及时地分享评价结果,将评价的各种作用最大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教师可以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将抽象的物理现象具象化,进而降低学习的难度,提升学习的效度;以信息化手段为推手,教师可以卓有成效地优化教学方法,将复杂的物理知识简单化,进而突破教学的难点,夯实课堂的重点;以信息化手段为平台,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评价,将模糊的教学方向清晰化,进而明确学生努力的方向,调整教师教学的思路。如此一来,逼真的教学情景、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时的教学评价就会对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建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