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应对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前进,我国的语文教育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且把小学语文教育和信息科技相结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科技,可以让媒体教学的多媒体形式更丰富的展现出来,用图文结合、动画、音频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们的视觉、听觉感受,展现了我们国家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育的改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加了生机与活力。根据研究表明,新型的语文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现代化;信息技术;语文课程
引 言: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需要把学生在语文的使用和学习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扩展,并且合理的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跨学科学习。”将信息科技有效的运用到语文课程中,简单的说就是将信息科技和小学语文课程相结合,把计算机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通过使用网络资源,收集整理信息,使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进一步的提升;让学生可以有多种学习方法,同时也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丰富多彩,帮助学生更好的探索和发现生活,有助于语文课堂更好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个性化学习。让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我国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该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应该将语文课程和信息科技有效的结合,并提供了相应的方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由于语文科目的限制,大多课堂教学的形式都是老师“教”。而素质教育的开展,其实质就是将老师课堂上单一的“教”改为以学生为主要形式的“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位置,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换为主动动口、动脑,积极愉快的学习。同时,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加入信息化,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利用网络电脑等互联网技术来对传统语文知识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最大程度调动学生们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自主性,让传统沉闷的课堂变为愉悦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掌握知识。而区别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来说,融入信息化技术的新型语文课堂教学能够对知识的讲解更为生动形象,增强学生兴趣,老师们可以用生动的话语,生动的图文漫画,好听的音乐,让师生可以更好的沟通。现在的小学语文文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通过巧妙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让低年级学生自然而然的对文章产生阅读兴趣,并想要了解文章讲的是什么。比如: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画风》这篇文章,风应该怎么画?若只是口头教学生们,低年级的学生是无法理解的,但是通过多媒体形象的展示风吹动花朵时的画面,吹动彩旗的画面,学生就会很快的理解。又比如:在教学生《鲸》这篇小学课文时,不再是以往刻板的方法,我在把教学目标弄清楚以后,自己找信息,材料,并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同时学生在上课时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会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给的材料,运用网络查找信息,并且通过将小组化和个性化结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轻松的将难题解决,同时丰富了对鲸的认识。许多学者提出,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激发创新意识。作为斯坦福大学的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对于硅谷以及斯坦福的成功案例有这样一个总结,他认为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提供一个轻松开心多变的教学模式,这样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们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增强其创新能力,他的这种看法与现代课堂中融入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模式相映衬。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
多媒体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能够很好的推行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的素质化教育。可以通过结合课文内容发挥创造力,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课件的制作可以用他们喜欢的形式制作,使学生可以拥有愉悦的心情来学习,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像我在教学生《夏夜多美》这篇文章时,我通过课件灵活的将森林,月亮,星星和昆虫用漫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在配以愉快的背景音乐,让能图像更好的将文章的意思表达出来,把小荷塘和周边事物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更好的描绘出来,将文章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悟生活的美好。
三、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培养学生创造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现代社会愈发信息化,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快速处理和掌握信息的能力。但可以肯定的是,课堂中使用的学习课本和互联网中庞大的信息网是有区别的,通常来说,从内容上课堂教学格式较为简单规范、篇幅较为短小精练,所含信息有限。而网络信息的空间较为庞大,能将课本教材上的知识做无限的延伸以及扩展。所以,要想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课程教材相融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广泛的特性对传统教材固定内容进一步优化,补充传统教材内容的局限,扩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学生学习的途径。但是,本文所阐述的扩展学生学习广度深度并非是一味的对只是数量的追求,而是应该在丰富学生知识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创新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在浩瀚的网络信息资源中我们要学会选择,防止在即时的信息选择中产生盲目与不可预知。因此我们可以对学科教学资源提前开放。将在电脑中对学习资源进行分类处理,与其共享,并在未来根据实际进行一定的更新与修改。语文学科可以建立名著名作,文学阅读与理解,表达与写作以及课件和教案、课后习题评价和感受等分类资源库。还可以在分类与分类之间建立相关链接,如在环境保护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选择相应的知识介绍与图片欣赏,并进行习作知识的赏析与练习,学生们可以将根据自身情况对资源库中的信息进行选择来完成自己的习作。学生在资源库学习,还可以利用系统评价功能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评价性和激励性、即时程度以及形式方面相对较差,而信息技术,既及时准确地做出评价又会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做以记录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以及制定相应的配套学习计划。
四、通过专属微信群知识交流,使学生家长共同成长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功能也在逐步扩大,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现在网络里时兴着一种新型交流软件,微信,这是现在被大多数人所使用的软件,它在对人与人之间可以更方便的交流做出了贡献。教师,与学生和家长之间最为需要的就是交流与沟通,可是家长每天都要上班,不可能做到时时刻刻与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虽然说手机可以接打电话,但上班时家长和老师都很少有时间打电话,下了班又可能会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就更没有打电话的时间。但是,微信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微信其中一项功能就是可以建立微信群,老师和学生还有家长可以通过群里及时沟通,学生有什么不会的问题也可以在群里问老师,同时这个学生不会的问题别的学生也有可能不会,老师就等于同时给多个孩子解答了问题。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也更为方面,有什么要紧的事可以直接在群里通知家长,孩子有了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反映。同时也减少了家长被孩子欺瞒的发生,例如缴纳费用时,有的学生会谎报,老师直接在群里通知就减少了这种可能的发生;还有老师要来家长会时学生不想让家长来,会谎称家长有事,这时微信群的功能又被充分的体现出来。所以成立一个微信群可以帮助学生,教师,家长之间更好的交流沟通,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五、总结
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在是单一的,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了乐趣,使学习不在是枯燥无味的,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日后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发展。在传统单一的语文课堂中加入信息技术,是一种与时俱进,是一种革新,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加丰富多彩,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如果可以把信息技术合理的在语文学习中使用,就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环境变的多样化,让信息技术真的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研究问题的工具。
参考文献:
[1]周贝贝.首现政府工作报告 “互联网+教育”迎来黄金发展期[J].新产经,2019(04):22-23.
[2]陈星星. 多媒体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 .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董晶晶. 教育信息化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研究[A]. .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4]耿占祥.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探究[A]. .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