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蔡艳
[导读] 语言表达的能力在人们进行社交活动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语言表达的能力在人们进行社交活动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尽早掌握社交能力,适应社交生活,我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应该从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之初抓起,显然小学是培养这一能力最为恰当的教育时期。语文作为与现实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而阅读与表达又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最为有效的方式,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上重视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这样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口语交际与表达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小学教学;语文素养

在当今社会的人际交往当中,情商的作用远高于智商。语言表达能力恰好属于情商的一类,恰当的说话方式能够提升别人对一个人的好感程度,提高对这个人的综合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锻炼他们这一交际能力的,是语文这一门学科。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起着指路明灯的作用,给予学生具体的训练办法,达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的目的。
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研究的。
1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具体实践作用
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表达能力欠佳,有时不能准确的向别人传达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或者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重点的字词句及用法,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描述,而不会给人造成误会。例如学生通过阅读之后就不会再表达出像“白白的天空,蓝蓝的云”这样不准确的语言。学生也能够通过阅读体会到,不同的场景应当是适用什么样的情感,给学生正能够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感提供了借鉴,使低年级的学生更快的融合新环境中去。在社交中表达能力强的人往往能够结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生活中表达能力强的人也更有自信,言谈举止更容易让人信服。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对课程的态度不重视
部分教师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存在误解,认为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完成,或者说他们觉得在课堂来进行教学,既耽误时间又收效甚微,与其这样浪费一堂课来磨蹭,不如用来读课文写词语。其实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课,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与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其安排是结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需求和能力提升梯度的,安排的训练点是有层次的,对于儿童的心智发展是螺旋上升的,十分适合学生进行学习并积累相关的语文素养,提升口语交际与表达的能力。
2.2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不够新颖
教材的安排只是具备了指向性,但对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还需要教师根据学情进行具体化,找到符合本班学生情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主动地参与。比如一些学生不了解也不喜欢的东西,他们就无法对它感兴趣,也不会有好奇心,容易缺失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即使有可以提高表达能力的课堂,学生也不会乐意去进行尝试。
2.3学生没有掌握具体的表达能力
学生参与阅读课堂能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但是教师在实践中往往并不清楚学生口语能力水平的高低。受现在大环境的影响,教师一般只注重学习成绩,少与学生沟通交流,就很难发现学生身上的不足。在生活实践中确实存在学习效率很高、学习成绩很好,但是表达能力却很差的学生。如果不进行相关的测试,就会对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存在误解:认为学生已经能够很好的掌握该能力,继续按原定的教学计划展开教学。那么此类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长此以往甚至会对此类学生的未来造成重大影响。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措施
只有在了解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培养口语能力的大致情况之后,才能够提出有价值的实施策略,从而能够改善教学现状,真正地做到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1提升教师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
因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主要是由任课教师来决定的,如果教师没有相应的课程意识,不重视学生此项能力的发展,那么在其教学课堂上能够提升该能力的机会必然会大大降低,学生就无法通过语文课堂来达到提升自己表达能力的目的。故此,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自身开始做起,首先要求自己有这个培养意识,然后再将这个意识落实到全部的语文课堂之中,最后对课堂中学生的表现以及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有利于教师及时对以往的教学方式做出调整,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在课堂上得到训练,得到提高。
3.2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关注点
在口语交际课堂中,教师需要告知学生一定的交际与表达的技巧,以便能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的同时,锻炼他们口语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在保证有质有量地读课外书的同时,既能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又能积累相关语文素养,完整准确地与人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怎么表演课本剧》一课中,在阅读了四大名著中的经典故事后,讨论如何表演课本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表演课本剧的前提一定是:选一个最适合表演的课本剧,接下来需要划分角色,选好表演者,人员的分配要合适,这需要学生对故事情节非常熟悉,对人物的性格要准确把握,更需要了解同学的特点,谁最适合演哪个人物,为什么?这些都是需要在小组内商量的,确定好了演员与角色后,就要着手怎么演的环节了,包括台词、表情、动作,在实际练习中逐步调整,要尽量做到入情入境,才能演活角色,演好课本剧。这样一些关注点,既可以检测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也可以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3.3开展有趣的活动,测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因为在实践教学中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很强,但在实践操作却很弱。教师应当开展相关的活动,对学生能力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让教师对学生的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演讲》为例子。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自由协商,确定一个演讲话题,根据演讲的内容拟写演讲稿,对演讲稿进行修改,使其具有说服力,然后在小组内人人练习同一份演讲稿,进行试演讲,小组内“评价-改进-再演讲”,通过实践操作,关注自己演讲时的“语气”“语调”“语速”“停顿”,以及演讲时的“神态”“手势”等等,不断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最后在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全班的汇报演讲,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尝试-讨论-摸索-改进”重复中有进步,进步中寻找自信,自信中感受成长,这样的参与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
4结束语
总之,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有利于他们在校园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还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情况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校生活的幸福指数,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具体适用何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应当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密切联合学生的需求和教材的内容,制定科学有效的吸引人的口语交际教学方案。语文教师要好好利用语文课程,利用口语交际的教材内容,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在每一次的活动中,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以切实可行的办法完成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春秀.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37).
[2]孙恋莲.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4(29).
[3]李花.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4(1).

作者简介:蔡艳(1981年11月生——),女,汉族,四川成都,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