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麦迪娜·塔吉丁
[导读] 思维导图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以广泛地应用。
        【摘要】:思维导图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以广泛地应用。在对思维导图内涵和特点认知的基础上,剖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且尝试性地探索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通过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支持。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一、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既可以被视为图式工具,又可以是一种感知事物的方法,不但能使行为主体的思维清晰化,而且能为行为主体诠释思维过程提供支持。一方面,思维导图所具有的图式工具性,使得思维呈现可视化,体现出行为主体思维内容所具有的关联性;另一方面,行为主体通过思维体系的建构以对内容形成理解。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
        1.主题突出
        学习者思维的焦点被展现在思维导图的中心位置以达到突出主题的特点。主体突出为学习者自由驰骋的思维提供支持。因此,思维导图推动学习者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2.放射性
        思维导图是学习者思维发散性的表达形式,且与学习者大脑思维同步发展,涉及到学习者左脑与右脑的记忆功能,具有放射性的特征。在思维导图中,学习者的思维表现为由中心向四周放射的现象。
        3.层次性
        在思维导图中,学习者的思维为表现为层次性的特征。层次性是由学习者联想到的图形或者是线条上的关键词通过分支的具体位置所表现出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思维导图其实就是由较低层次的分支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所形成的。
        4.节点性
        思维导图在各个分支中会形成节点,使得思维导图具有节点性特征。节点性有利于学习者对内容的记忆和促进学习者新思维内容的生成。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维发展方面,尤其体现在抽象思维的发展尚处于逐渐建构的过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一方面,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使语文教学内容由抽象转变成具象,使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形成较好地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依据语文教学内容形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引导学生利用抽象思维的能力建构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认知。
        (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思维导图可以起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应用思维导图既有利于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形成结构化的认知,又为学生从细节处分析阅读内容提供支持,为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教学内容是其核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把握住阅读文本内容的脉络;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掌握清晰化的写作思路。同时,思维导图也能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巩固的效率。
        (三)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建构清晰的认识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建构清晰化的认知。一方面,思维导图所具有的主题突出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握住阅读内容的核心,并且便于学生依托核心内容展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指导学生由浅层向深层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与掌握。利于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建构起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形成对学习内容清晰化的理解。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核心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所具有的思维工具性特征进行辅助性教学,以指导学生通过应用阅读分析概括的方法对阅读内容进行多思维层次的交流,以形成对阅读内容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
        1.理清阅读内容的脉络
        一方面,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呈现以形象化的思维为主,导致学生会在具有抽象与概念性的阅读内容的理解上存在理解上的问题,表现为难从整体上对阅读内容进行把握。思维导图可以使抽象化的内容可视化,以便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思维导图对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内容的整体结构有着特殊的优势,如利用图形、线条以及符号等可以把阅读内容的框架呈现出来。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阅读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绘制阅读内容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把握住对花生的种——收——尝——议的结构。教师应用思维导图既可以指导学生理清阅读内容的脉络,又可以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
        2.攻破文章的重难点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攻破文章的重难点。针对阅读内容的重难点,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如学生对阅读内容经过理解后,而形成个性化的认知。语文阅读活动是学生以阅读内容为载体,在与内容的作者进行沟通,既涉及到相关语文知识点的传授,又涉及到情感内容的传递。同时,学生还可以对阅读内容形成具有辩证性质的认知。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阅读内容的学习中,针对老舍先生对草原美景和对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感的理解,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剖析重难点句入手。
        3.培养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阅读分析概括能力是指学生对阅读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归纳、总结以及复述的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体现为,指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以归纳出文中的中心思想,以及对阅读文章整体结构的分析与概括。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观潮》阅读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三步骤绘制《观潮》思维导图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第一步是指导学生确定思维导图的中央主题,即“观潮”。第二步是协助学生对各自然段的段落进行梳理,并且提取出核心词,如阅读内容第二自然段的核心词为“潮来前”。第三步则是形成思维导图的分支。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通过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建构自身的写作思维模式。通过思维导图的建构来引发学生对写作相关问题的思考。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二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思考自己二十年后回故乡的情景,如将会与谁见面,见面后将会说些什么等等内容,并且指导学生把思考的问题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使自己的思维具有可视化的特征。
        2.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掌握写作规律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把作文中的元素关系呈现出来,如写作内容的关键词、开头、正文以及结尾,使得学生在对写作内容层层认知的基础之上,既明确自身的写作思路,又能习得写作的基本规律,如作文框架结构清晰,且为学生开启想象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冯霞.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8(1) :124-125.
[2]张璐.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年段习作写具体的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8(7).
[3]凃红梅.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 2016(8) :41-43.
[4]康绪清,韩燕.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3):86-87.
[5]边会艳.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 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