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是一种简单的易于大众接受的教学方式,于细微处见功底,见微而知著。利用几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它精美、简洁、意外、情感、具体、深刻。微课程具有时间短、主题目标明确、知识内容灵活精简、自主选择性强等优势,它强调某一知识的深度,并不强调知识的广度。微课是浓缩的课堂,是最精彩瞬间的集合,是课堂浓缩的精华,是课堂上的闪光点,值得尝试。?
一、激趣式微课
所谓激趣式,就是立足于学生自主阅读的训练模式,训练目的指向于学生“喜欢阅读”“喜欢写作”, 微课教学作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下的产物,它可以借助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音效、生动想象的图像以及具有启发性的视频,把教学中的知识要点、例题习题、知识拓展等问题制作成微课视频展示出来,而学生只要通过微课视频播放,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任何时候,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便可反复学习,直至理解了课文,突破重难点。?
例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歌时,为了让学生领会诗中的意境和中心思想,先进行诗歌朗诵,朗诵诗歌时,配以《故乡的原风景》为背景音乐,再根据四个时间段的场景图进行朗诵,通过反复诵读,再加上音乐和图片的渲染,学生很快领会了其中的意境。?
写作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重自我、重个性、重创造,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然而现今的学生习作,往往是千篇一律,诸多假空,因此,新课程再次强调了作文兴趣与习惯的培养。而微课的出现,恰恰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对视频、网络都充满着好奇和向往,生动、形象、有趣的动画视频,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例如在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训练时,我们制作了微课——《外貌描写的方法》,学生在短短的5-8分钟内被这位微老师吸引,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极居诱惑力的情况下掌握习作的技能技巧,启发习作的思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同时,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广阔的空间,使习作教学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并进一步优化写作教学过程,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对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与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解疑式微课
解疑式指学生在教师的具体辅导下进行的阅读训练。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微课”与“翻转课堂”模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因此,在教读训练时,我们要关注学生文本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师生各抒己见、交流研讨、相互启发,从而获得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据此,我们在解疑式微课设计,关注了设疑点拨和微课互动两个方面。
设疑点拨 在阅读课教学时,我们一般用这三个问题贯穿一篇课文的教学: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的“定向三问”,如果学生能够对这“三问”作出圆满回答,就“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上大体上已获得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因此,在解疑式微课设计时,我们围绕学生“深思质疑”所产生的疑问定制微课。比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们要求学生在自读阶段提出的问题,并在微课平台“学习社区”频道中发表出来,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提炼出影响阅读深度的共性问题,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原因是什么?”;二是“小说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由此确立教读式导读微课设计的主题。
对于前一个问题,教师通过微课视频,要求学生对这些称呼进行分类,并启发学生“金钱左右着菲利普夫妇的态度”的主题思想,体现了在教读训练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对于后一个问题,则是将其分解为若干小问题,比如,“我对于勒的称呼和父母对于勒的称呼有什么不同?”“我在见到于勒后做了什么?”“有哪些关键词、句反映了‘我’的心理变化”等,让学生带着这些小问题阅读文本。通过这些问题由大化小、形成梯度,让学生在自读中自悟,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实践表现,通过基于学生自读中疑问确定微课设计的主题,定制并推送班级个性化的导读微课,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而且还能较好地提高教读式训练中的导读针对性。
微课互动 为了实现解疑式导读边教边读、随机指导的功能,我们加强了导读微课的互动性设计。一方面,加强学生与媒体之间的互动。比如,通过微课资源建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导读微课,以满足其个性化学习。我们在教读式微课的关键节点之间嵌入互动性测试、阅读要求提示,让学生一边观看微课,一边回答问题,一边阅读文本,即时获取教读效果的反馈及阅读方法的指导。另一方面,加强微课平台“社区”建设,在微课平台中整合QQ、微信群等社交工具,组建“班级学习群”、“主题阅读学习圈”等或虚拟、或现实的学习共同体,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在线互动和课堂交流的有机融合,实现教读式导读微课功能的最大化。
三、提升式微课
所谓提升式,即一种基于复习性的阅读训练形式。通常情况下,就是把若干篇已学过的课文按某一主题组成“提升单元”,并指导学生读、想、议、练。为此,我们把提升微课设计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整理;一是成果展示。
知识整理 教师根据阅读训练规律,有意识地组建若干“提升单元”,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做好一阶段阅读训练后的知识整理和归纳,自主建构文本阅读知识体系。从知识整理维度开展复读式导读微课,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三点:一是呼应读文目标。提升式微课要与读文目标微课一脉相承,前后响应,以便学生“读后对照目标找差距”,但又要避免与读文目标微课的简单重复;二是构建认知导图。提升是基于复习的,知识整理是复读式阅读训练的核心所在。所以,微课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弄明白复读单元内文本之间、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关系。比如,我们将《紫藤萝瀑布》、《好一朵木槿花》、《蒲公英》三篇文章组成“提升单元”,并以认知导图的方式,形成三篇文章的知识框架,从而有效促进学生阅读中的对比与分类、归纳与总结,并借助认知导图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监督,实现学生自能阅读。三是明晰提升任务。做到既“温故”,又“知新”,“温故”指温习旧课,“知新”,指获得单篇阅读时不可能获得的新认识。由于是对“提升单元”的若干篇文章相关内容的比较、提炼,这就要求提升式微课要让学生明确复读任务及具体要求,以便学生较好地通过跳读、快读、选读等方式进行复读训练。
成果展示 提升是单元的复习性阅读,与单元学习结束相伴而生的是单元学习的效果如何评价,我们采取了展示性评价策略。即与学生共同设计、录制学习成果展示微课,并上传到微课平台,再现学生在一个“提升单元”中的阅读进程和成长经历,通过阅读训练成果展示,不断丰富拓展性阅读微课资源,不仅为教师学情研究提供依据,而且也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反思和学习交流。成果展示微课开发的基本做法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主要内容包括提升单元内的自主训练情况、单篇课文教读感悟及总结提炼,突出展示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想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成效。
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众多,更多有效的实践方法还有待我们一线工作者的进一步开掘。如今的教学工作正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微课的应用渠道还在不断扩展,在以后将会发展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必须对于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法展开不断的研究,促进语文教学的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