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李渝红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积累汉字的重要阶段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积累汉字的重要阶段,在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实施下将保障学生高效的汉字学习。但由于低龄段学生思维体系构建不够完全,在面对同义字、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分时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使得学生在汉字认读和书写过程中常出现误读和错别字的情况。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学生的错别字书写问题,积极开展识字教学的优化改革,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语言汉字应用技巧的掌握。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字教学;错别字;策略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各科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各科教育更为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讲解外,还会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应用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这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错别字问题是小学生在汉字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问题,全面消除错别字不仅仅是通过教师去纠正、找错,更多的是应回归于识字教学中,通过在字义、字形的正确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汉字的组成,并能够触类旁通将汉字学习范围不断延展,在宽泛的汉字教学下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汉字书写能力才会得到有效提升。
一、汉字教学中出现错别字的成因分析
 1.1汉字学习方法错误
        大部分学生在汉字学习中都是根据拼音认读来学习发音,通过模仿笔画拆解来掌握汉字结构及写法。这种汉字学习方法下虽然能够快速学会汉字的读音和写法,但这种学习方法下学生难以对汉字形成结构化记忆,当面对形近字或同音字时,学生不能有效进行区分。并且对于一些汉字储备量较低的学生而言学习偏旁、字形结构、笔画顺序较为复杂的汉字过程中难以形成具象的认识,学生只能做到一味地去临摹和抄写汉字,当进行独立书写或组词造句时则不会主动应用到这些汉字。另一方面,学生在汉字学习过程中还会大量使用到字典、识字卡片等学习工具,学生一旦遇到不会读、不知道用法的汉字时则会立即采用查字典的方式。汉字学习的核心在于积累和融会贯通的应用,利用工具书的形式只能帮助学生形成暂时性的记忆,一段时间后学生就又会忘记汉字的读法。学生错误的学习方法会加大汉字学习和积累的难度,导致学生在汉字应用过程中出现错别字使用的情况,因此对于错别字的消除应首先建立在识字学习方法的引导传授上。
1.2对字义的错误理解
        小学生在汉字书写或汉字应用过程中出现错别字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对汉字含义和使用方法的错误理解上。由于学生的思维体系构建不完善,在学习汉字过程中难以形成对比思维,面对陌生的汉字学生只是通过单向记忆,即只是储存不会思考,这样的汉字积累是不长久的也是缺乏时效性的。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因此汉字的字义更多的是需要学生从字形结构进行理解判断,汉字的字义往往会因偏旁或笔画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学生对字义的错误理解与教师的汉字教学方法也有着一定关联,在现阶段的汉字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笔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汉字,而对于陌生字的字义解释则是通过组词记忆的方式来实现,这样的汉字教学下学生只能够形成片面的记忆,即根据教师提供的词汇含义来记忆汉字,当学生在应用汉字时遇到形近字应用则难以进行判断,例如“拨”和“拔”两个汉字,学生难以有效区分记忆就是因为词义记忆不能对汉字含义进行充分说明。
1.3不善于巩固和练习
        汉字的有效学习离不开持之以恒的书写练习,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向学生布置写字作业的任务,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学生对新学的汉字进行巩固记忆。然而学生在习字作业中并不能做到认真专注,只是为了应付教师检查而完成,学生缺乏有效的巩固和练习去掌握汉字的字形结构,则会在书写应用过程中出现大量的错别字。


二、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策略研究
2.1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汉字
        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语言,中国汉字更为讲求字音、字形、字义的结合,汉字最好的学习方法和避免错别字使用的方法就是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将汉字的理解放在第一要位,在对汉字字义的研究理解下学生将会对特殊字形结构的汉字形成特殊的理解记忆。例如,许多学生在面对“拔”与“拨”、“侯”与“候”、“令”与“今”等形近字时往往会不知所措,对于笔画增多或减少就会改变字义的现象难以理解。而教师在对这类汉字教学时可以通过对汉字抽象解读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拔”与“拨”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兔子拔萝卜的动作,“拔”字反映的就是兔子把“发”字的短竖拔掉了。这样当学生再次面对这样的形近字时则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去对比判断。对于汉字的理解记忆不止是对汉字的字形结构产生联想,更要通过对汉字字义的解读来加深记忆,如“令”与“今”,“令”字的含义是语言文字要求,而“今”则是一种时间状态,学生通过对字义的区分记忆同样也能有效避免在汉字应用中出现错别字的情况。此外,通过字音进行区分判断也是避免汉字书写过程中出错的重要方式,存在读音相同并且字形结构相似的字几乎不存在,学生在学会汉字的正确发音后将能有效避免汉字使用过程中出现错误。
2.2加大对学生复习巩固的要求
        学生使用汉字时错别字的增多主要是由于学生没能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方法养成和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下教师更应注重对学生复习巩固能力的培养。对于汉字学习而言,除了要求学生完成习字作业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制作属于个人的“学生字典”,让学生将自身所积累的汉字、词语正确记录到“学生字典”中。学生在完成“字典”制作的过程就是汉字积累的过程,通过“学生字典”的制作学生可以依据个人特点将常出错的错别字进行特殊标明,这样学生也能够集中的对自己常出错的错别字进行理解记忆。复习巩固还要求注重方式方法,避免学生盲目复习而“事倍功半”,高效的复习是分阶段有规划的进行,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汉字后再进行集中复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汉字进行区分和对比。
2.3强调汉字学习的方法性
        减少学生的错别字使用应回归到汉字应用的方法性教学上。大多数学生在学习陌生汉字后并不能进行应用,学生对于汉字的记忆将是模糊的,只是停留在字音记忆上。高效的汉字学习方法是需要学生在学习新的汉字后能够联系之前的汉字积累,从偏旁部首、读音、字形结构等方面展开联想,在发散思维下学生将在脑海中构建起完整的汉字体系,在汉字应用时能够快速回忆起其正确的用法,进而避免错别字的出现。例如,“广”和“厂”字的区分可以通过辨别字音、字义来实现。
总结
综上所述,与错别字的较量需要从汉字教学方法改善出发,让学生能够理解汉字的含义、掌握正确的汉字学习方法及能够对所学汉字定期的复习巩固,当学生形成完善的汉字区分技巧后将能有效避免自身在书写或语言表达过程中对错别字的使用。
参考文献
[1]陈龙安. 与错别字的较量——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策略研究[J]. 华夏教师, 2016(8).
[2]蒋丽娜. 小学生四年级学生错别字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6).
[3]张若凡. 识字有方,授之有道——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策略初探[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