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何慧华
[导读] 数学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它既可以使学生心情变得愉悦
        摘要:数学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它既可以使学生心情变得愉悦,表达学生此时此刻的心情,也可以使大脑保持兴奋,从而更好地学习,生活。如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对学生的一种基本要求,现在不光要求学生们学会学习,还要求学生们学会生活,学会享受生活。对于初中生来说,想要学好数学,最重要的是提高运算能力。自查与互查,小组讨论是学生们学习的方式,也是学生们喜欢和接受知识的途径,感受生活的主要途径。而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使学生们的思考空间得以提升,也可以搭建同学与同学之间友谊的桥梁。当然,初中生在运算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教育者们要对存在问题进行解决。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一、  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1.观察题目中的数学细节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会讲到“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包括8两个未知数,以及未知数的项数。学生在运算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中所给的未知数,以及未知数前面的系数是否正确。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想要提升运算能力,就一定要注意到题目中的种种细节,认真仔细,所以培养学生对题目中数学细节的感知能力和严谨的思维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模式是教师照本宣科,这部分占大部分时间,给学生们自己思考与运算的时间占小部分。这并没有创造性,也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构思能力,这种构思能力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出来。老师可以让出空间,让同学们仔细圈画出题干中的数量关系,观察细节,仔细地找出每道题目中数量关系,如果列出来的方程组中有分数的话,学生一定要仔细的将分数化成整数,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每项同时乘最小公倍数,利用消元法或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只要掌握了题干中的各种细节,计算时仔细有仔细,在解决方程问题时,运算能力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鼓励式教学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进行讨论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的讨论与课堂相关的内容,而是相互讨论与课堂无关的内容,这样不利于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模式是教师照本宣科,将知识点传授完,便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这就容易给学生们提供在课上聊天的机会,而有些学生会对自己算出的结果产生质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而鼓励式教学与(走动式教学已删除)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使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来进行自我思考,并且进行组内学习讨论,鼓励式教学要求教师观察到每一个学生的表情,动作,从中可以折射出他们此刻讨论学习的状态,如果一名学生计算的结果不对,教师通过点名的方式来提醒这名学生的话,不仅仅会使这名学生感到尴尬害羞,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但是换一种方式,让出空间给这组学生,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在鼓励式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走到这名学生的旁边,轻轻地拍拍这名同学的肩膀或者课桌,在不吸引其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保留了这名同学的自尊,从而可以使这名同学重新计算。不仅如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这种由教师单独进行提醒的教学方式,可以使那些平时不好好计算,与同桌有小动作的同学,在老师的不断鼓励教学下,不敢再有小动作,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有些学生计算出来了,但是往往没有勇气举手,只敢在下面小声地回答,这时教师可以自然的走到这些同学的身旁,听学生的答案,如果是正确的,可以鼓励学生将声音放大,并且拍拍他们的肩膀,表达鼓励,进而可以提高学生数学运算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逐渐提高运算能力。

例如,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对于初次接触解析几何的学生来说,计算问题显得尤为困难,而且计算耗时长,甚至有一些同学不愿意计算。这时,我们可以通过降低要求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感觉,可以又易到难让学生先体会到计算的自豪感,再逐步提升题目的难度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水平,这便是利用了鼓励教学的方法。
3.与同学互相进行笔记验算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准备属于自己的笔记本也是很有必要的,笔记本方便学生之间进行相互验算,并且记录其他同学优秀的解题思路。教师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紧接着会讲一道与知识点相关的例题,将所学知识点灵活的应用到例题当中,之后便是让同学们自己应用知识点做相应的题目,紧接着便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是一道题不只有一种解题方法,教师无法限制学生的解题思路,而且无法估量初中生的运算能力,更加不能一个个步骤去检查他们计算当中的错误。为了避免初中课堂上小组学习时,由学生运算结果不同引起的争论,组内学生可以准备一本组内笔记本,将老师讲的问题记到笔记本上,教师讲难题时,学生只是当时记住了,之后可能就忘记了,学生考试时就不记得了,有些学生可能在考试时临时想像,不过这样会浪费许多时间,最好是将常用的题型都记下来,在进行小组学习时,组长可以安排一名同学将组内所有学生提供的不同解题思路都记录下来,然后进行逐个的分析讨论,组内所有成员针对一种题型研究出几种解题方法,找到最简便,最容易理解的一种解题思路,并且组内同学不断地进行验算,直到所有人的答案都是正确的。在老师顾及不到的地方,组内同学要相互帮助,如果运算结果不相同,可以相互指出对方步骤中的错误,被指出错误的学生将错误的点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中,防止下次再错。这样下次再遇到这种题型时,组内同学就会又快又准的将正确答案完整的写下来,同时也提高了组内成员的运算能力。运算结果错误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学习时概念不清晰,也可能是一时的计算错误,这就要求组内的学生们要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笔记,每一位同学笔记本中的内容不完全相同。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有些学生可能是分子分母分不清,还有一些学生,可能是次数与项数分不清,每一名同学的薄弱点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讲完基础课程时,让出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学习时,与组内同学相互讨论,共同解决自己模糊的知识点,在笔记本中记录下自己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课程时的运算易错点。不仅如此,在做各种各样的数学题型时,学生可以将同一种题型记在相邻的几页,方便查阅,并且方便时刻反思自己的做题过程,当然笔记本中还可以将典型的题型记录。笔记本的准备可以使多种解题思路完整的保存下来,并从中提取一种最简洁方便的思路,也可以使学生快速的认识到自己的易错点以及经典题型,下次积极改正,提高学习成绩。
二、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为了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数学题干中的细节,注意单位以及各种量之间的关系。学生们是需要鼓励的,想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鼓励,树立学生们运算正确的信心。除此之外,计算完题目之后,反复的进行自我检查,与同学互查都是有必要的,指出同学计算步骤中的错误,使同学印象深刻,进而共同提高运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汉国,钟启泉.普通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8):87-65.
[2]陈庆军,初中数学学业不良界定、成因及转化研究——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数学教师,2015(5):133-56.
         [3]龚铭.推理功能的变迁[J].民族艺术研究,2017(08):39-61.
[4]贺得.初中数学教学中关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M],2012(05):28-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