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的实验探讨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段昀江 穆仲银
[导读]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涉及了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方面的改变
        摘要: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涉及了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方面的改变。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方式,是改变原有“一刀切”统一授课教学的新尝试,是一种具有效率的新型个性化教学方式。从教学效果本身而言,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小学数学课,是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兴趣以及其他因素,作为数学小组成员划分的依据。本文以农村小学的数学课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实践情况展开讨论。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引言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缺乏,教学理念、数学师资水平整体与城市地区小学差距较大,同等学习压力背景下,农村小学要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需要切实的改善教学策略。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方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其立足点在于尊重学生的差异前提下,给予学生适宜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于班级授课为主的农村小学而言,能够真正的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其目标始终围绕着学生数学相关方面的成长和提升。因此,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活动中,务必要保证合理科学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实践。
一、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和分类指导的应用价值
        第一,农村小学教学工具、手段、方式等资源较为缺乏,这对于抽象化、概念化的小学数学课而言,导致了其一定程度上的落后。农村基础教育的弊端,导致学生普遍基础存在不足的现状。小学数学方面,学习困难、学习基础薄弱的问题,造成了数学效率、兴趣、信心方面的问题。在农村小学数学课践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方式,让老师将学生的数学基本情况(能力、兴趣、基础、学业水平等)作为衡量因素进行分层,以此划分类别开展数学的教学和指导工作,使得小学数学课的教学与学生的基础得以匹配;使得教学的针对性极大的得以提升,不同情况、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中,获得最大效率的学习,对于其兴趣建立、信心建立方面,有极大的帮助。
        第二,学生的分层分类,是老师来主导的。分层分类的衡量因素,是农村学生的数学基本情况,是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能力、参与度、基础等情况。而老师为了保障分层分类的合理性,必须要将这几项衡量因素摸清楚。那就需要老师深入了解学生,在授课、课下生活中,通过沟通、观察、分析等多种方式,了解情况后开展相关的分层分类工作。除此之外,班级内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基本组织结构形式是数学小组,其属于不同的学生构成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模式下,小组成员之间必须根据老师的要求,有合作有沟通的进行数学实践,这种情况下,师生距离和关系、生生距离和关系都有了明显的改变。
二、具体应用探讨
        第一,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农村小学,在数学课程中,执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方式,主要采用小组的分层结构模式。为了满足教学公平和因材施教的要求,在划分小组成员时,以学生的数学基本情况(兴趣、数学成绩、能力、参与度等)作为衡量因素,将分层工作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可以采用两种划分小组组合的方式。一是小学数学学习基础好、参与度、兴趣高的学生,同学习基础一般、参与度、兴趣不足的学生的小组分配。小学生是极易被外在因素所影响的,对于数学基础一般、参与度兴趣不高的学生而言,具有高度兴趣、高参与度的数学基础高度学生,能够带动他们积极参与到小组的数学实践活动、任务当中。通过多次数学活动、任务完成所带来的正面反馈,激发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其参与度,乃至逐渐引导其信心和个人方面的成长、发展等。

二是思维能力方面互补的学生,将其划分为小组成员。同个小组当中,思维能力互补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任务的探索环节,相互之间能够实现能力方面的互补和高效发挥。数学问题是包含多个要素的问题,相当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具象思维、抽象思维。将不同思维能力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当中,其各自思维能力的发挥,能够弥补另一方面的不足,让数学活动、任务得以高效完成。如四年级上《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活动中,老师在了解学生数学情况、思维能力等因素后,将具备高自我探索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的学生,动力不足、基础不好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等安排在同一小组当中,布置某一有关三角形认识的任务,这个实践环节中,为了完成任务,小组的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带动,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能力,去解决问题,对促进自我探索、合作等方面的能力的提升方面,极为有利。而且,针对小组合作过程出现的问题,作为教师,可以及时的根据小组学生基本情况,采用引导学生、学生引导学生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指导的效率。
        第二,小学数学课外活动中,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实践应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不仅贯穿于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延续到课外活动中。现阶段,教学一直强调课前-课中-课后的结合。课外活动中,在数学小组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的实践活动中,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方式,需要贯穿于其中。课前的预习任务、预习要求乃至老师给予的预习资源,课后的作业、实践活动等任务,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给予适宜的安排。如在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课后实践任务的安排时,老师需要考虑到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课当中知识关联情况,将任务和三角形的认识的知识点融合起来,以便学生完成任务时,能够掌握三角形的认识知识点。除此之外,在布置实践任务或者作业时,需要根据难易度来进行划分,同时,让小组成员根据具体的任务、问题情况采取适宜的合作方式,完成任务和作业。
        除此之外,不论是数学实践过程,还是课外活动中,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模式,始终要尊重学生,将学生当成数学课的重点与核心,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这也是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核心和重点。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是班级授课模式下的个性化针对性辅导教学。农村小学,执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方式的前提,是老师需要掌握相关的理念和技能,才能发挥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功能,而不是让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浮动于教学表面。所以,数学老师需要从教学实践、课外活动两方面出发,按照分层要素划分数学小组,分布不同的小组教学实践任务、课外活动任务。让小组成员在课堂课外实践任务中,合作发挥自身能力的同时,通过他人的带动弥补、提升自身能力方面的不足,以此来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多次实践活动的良性循环,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满足感、自豪感,从而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另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实践过程中,不论是课堂实践环节,还是课外活动,都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将学生作为中心,这是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实践的重点,也是核心。
        参考文献:
[1]张艋. 艺术体育学生大学英语现状及分层教学改革初探——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C]. .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九卷).: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2020:18-20.
[2]杜蓉蓉.分层法在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风,2020(15):46.
[3]邹雯雯.分层教学法在培智美术中的应用与研究——以《大鱼吃小鱼》一课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71.
[4]陈建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9):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