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既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与实际生活脱离的小学数学教学,会使学生的思维因缺乏具体生动的信息支持而阻塞。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两者的互动、促进关系的分析,具体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数学问题生活化),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思想,并通过小学数学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验到数学的无穷乐趣与作用。
【关键词】数学生活;生活数学;实际生活;数学教学;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可见“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是新课程标准中诠释的一种新理念,新思想。那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谐统一呢?
一、立足生活,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和主体,主要是指: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数学课程标准》也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乐趣,自觉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1、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感悟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但它又是基于生活、扎根于现实的。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在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而正是这些经验架起了沟通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的桥梁。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努力把数学知识置于实际情境中去,帮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问题,寻找每个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这节课时,我首先呈现了一张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预告单:
7:30《金色年华》
……
18:00《大风车》
……
7:00《新闻联播》
然后提问:大家仔细观察,这张电视节目预告单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马上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教师适时结合实物钟面操作,教授学生有关24时计时法的知识。并要求学生将《新闻联播》的时间改写成24时计时法。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例题替换成生动鲜活的生活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依托生活实例,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易于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如何让学生对这些抽象的、理性的思想或方法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既生动有趣,又贴近生活的实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呈现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枯燥、乏味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数学。
如低年级教学“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先出示一组图片,如9件衣服和6条裤子,组织学生说说这些衣服和裤子可以配成几套,并用笔把每一套的衣服和裤子连起来,告诉学生每套服装之间其实就是对应的关系;接着可以出示类似的物品让学生直接说说有几套是对应的。在学生对大量的具体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把这些实物直接抽象成线段图,再让学生讨论哪一部分的线段之间是对应的;同时,这样的设计也是帮助学生明晰计算的算理,为什么用减法,为什么要加法。在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对应思想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在他们的头脑之中。
3、加强直观体验,理解掌握数学概念
陶行知先生早就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数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生动,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一课时,理解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后续学习长方形周长的重要基石。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为学生提供6根长度不一的小棒,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几根搭成一个长方形。学生完成这一活动的过程,需要不断选择和调整,思维是活跃的。接着,引导学生说说搭长方形过程中的感受,并猜想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这时的猜想是建立在直观操作之后的猜想,而不是瞎猜。最后,再让学生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在操作、猜想、验证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对长方形对边相等的体验不断深入和强化。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有效缩短数学与生活之间距离,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二、回归生活,实现生活问题数学化
陶行知极其重视实践,他曾经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在教育方法论上,他特别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实际,在生活实际中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激发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运用数学知识和原理,解释生活现象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4—6学段中要求学生“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学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作为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实际生活,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数学现象,从而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四年级学习了“平行和相交”这一单元后,我出了一道辨析题:爱护花草是每个学生应有的优秀品质,但总有少数学生经常不走边上的路而横穿草坪。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说明他们产生这种错误做法的原因是什么。我的话音刚落,学生就纷纷议论起来,大家都觉得这样不文明的现象,生活中到处可见,横穿草坪,是因为这样走路线最短,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最短。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不仅解释了生活的一些常见的现象,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2、运用数学知识和原理,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学习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从现实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于现实中去,这样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实现数学观念的构建,促进知识结构的优化。如在六年级的实践活动课“大树有多高”,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相关知识,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测量大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这些物体都比较高,它们的高度很难用尺子直接度量,但却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问题,要通过“在同一地点,同时测得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相等”的这一规律,间接通过计算获得。课上,学生测出1根竹竿的长度和影长,求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再测出树的影长,求它的高。课后,我还布置学生到操场上任选一个目标物,如旗杆、篮球架等,测量出它的影长,算出它的实际高度来。每个人都兴趣盎然,共同探讨测量方案。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能用学过的一些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更好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