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初中的历史教育工作质量显著提高。但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更好地推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文本重点探索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鉴于此,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自身业务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让学生们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教师上课时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我在教授中国历史《难忘九一八》一课时,导入时播放低沉悲怆的歌曲《松花江上》,将歌词投影在大屏幕上,学生仿佛被带到了三十年代初,中华民族危机时刻,一个个露出沉浸在乐曲中肃穆表情,有效的课堂导入犹如乐师弹琴,第一音符就悦耳动听,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1.运用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接感知。如: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对于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学习;近代史中,对于国共两党进行的三大战役的学习等最好采用路线挂图进行教学,学生看着直观,便于记忆。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感性认识。我们可以利用图片、影片、录像等重现历史的原貌,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进一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领悟、理解和掌握。如在学习《开国大典》时,我给学生放映了中国悲壮的近代历史简评,同时,放映了第一届领导集体走上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场景。当时,全班的学生都震撼了,他们更理解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3.插入历史故事、历史资料使教学更具趣味性。有人称历史课是史话教学,可能有些偏颇,但也体现历史教学的一个特点。如:在学习义和团运动时,可以把当时民间传诵的民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跟同学们一起分析。再讲鸦片战争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述了奕山“马桶遇洋兵”的故事,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4.关注学科之间的渗透。历史教学中主张文史不分家,政史地不分家,体现了这几门学科关系的密切。如:学生学习《新航路开辟》时,我们就必须先领着学生了解一下世界的各大洲、各大洋的具体位置,这样才能明确新航路开辟的路径。再如: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就要让学生明确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政治概念,以便于理解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5.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可以在历史第二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搜集相关的历史知识;到社会中去搞调查研究;围绕着某一主题写小论文,出一次校园历史手抄报等,这些都是研究性学习的好方法。
如:我们上学期开展了一次研究性学习,题目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百姓的变化》,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搜集到1978年以来的民众生活图片,还与年龄比较大的爷爷奶奶交谈、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对中国百姓的生活变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给百姓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
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水平
初中历史教学要想实现有效性,努力提升学生历史阅读能力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阅读历史的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快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与教师共同探究历史课题内容,与此同时还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有效性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机。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许多历史资料均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在《甲午中日战争》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的角色,首先让学生对“家务中日战争形势图示”进行仔细观察,通过图示能够让学生对该场战争中日军的行军路线有清晰的认识。进一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便能够清楚地指导在这场战争中清军和日军各自所处的形势,进一步能够掌握清军惨白的关键原因。总之,提升学生历史阅读能力水平,能够使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值得教师合理应用。
四、重视课堂的有效提问
历史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能否提出有效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课堂上教师适时适度,而且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够把握教学的节奏,能够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候,一定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提问。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书上把教学的难点定为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围绕这个难点,可以设计以下的问题来逐步化解难点,先让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的状况;然后让学生在书上找到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学生划出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教师继续让学生总结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清政府从领土、关税、贸易方面丧失了一系列主权;最后教师点明这样势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那就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的有效提问,逐渐化解难点,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 关注当今世界的发展局势,激发学生探讨历史的兴趣
我们在历史教育中强调爱国主义的同时,也要重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历史教师必须摒弃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而是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心感受,将历史教学与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在古今联系中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汲取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精神营养,弘扬民族精神,这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知识兴趣盎然。教师应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的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起来,让历史学科成为一门独具魅力的学科。
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教学就是情境的教学,丰富的情境提高了历史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能使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学习,获得成长。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立足于教学实际,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进行教学,注重导入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柏风.新课导入的几点尝试.文教资料,2014.8
[2]雒启坤.中学历史创新教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
[3]钱俊.谈素质教育下的历史教与学.教育论文网,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