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从阅读中培养。精美的文学作品总会具有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本文从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两方面探讨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言,文字,审美
一、把握语言形式,感受审美对象。
(一)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音韵之美。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去一般的读者大概都会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快感,感觉的享受似乎是直接的、本能的。”作品的音韵美,就是声音的美,音乐的美。对那些古今美文,可以通过反复诵读,体味咀嚼其语言声音之美,感受其音韵美。初读是创造美的前提,学生初读可能极不熟练,就像蹦豆子,一个一个念,但是这是创造美的前提,多读几遍就熟练了,渐渐的会变得摇头晃脑,极富表情,美感就慢慢地产生了。
(二)情景范读效应,体味语声之美。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情感,美读是先导。通过美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借助文字的描述,再现文章的意境,产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沟通作者的心灵,体验作品情感,音韵美是涵盖于文中的语言韵律美。如在《春》的教学中,教师先用多媒体播放大师的范读,让极富感染力的范读,娓娓动听的配乐,再加上适当的精选的图片,激起学生对春景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了一个全新的多角度的认识。学生完全被这种优美的艺术所感染所陶醉。接着,再指导学生掌握基调,从语言的轻重缓急、停顿的韵律节奏等方面进行体会性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尤其是通过多媒体的范读效应,感受文中比喻和排比句的气势,激发学生审美情感。一般情感是美感的基础,是情感因素推动着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离开了情感的反应与活跃,审美活动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加强阅读教学中的情感美育是实施完善新课标的需要。
(三)关注韵脚声调,欣赏语言之美。一首诗的高低、强弱、长短等的旋律变化就是音韵美、是感情得以激扬出来的主演因素。如果我们能够更深入的掌握韵脚和声调所形成的语言韵律之美,把握这两个因素,那么我们对文章的欣赏会更加完美。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得以充分展现,产生了一呼一应的呼应回响。诗歌一般不采取句句押韵,隔句不押韵的那个字声音是松散的,押韵的那个字声音是收束的,所以一呼一应之外,非韵脚和韵脚之间又产生一松一紧的现象,这种呼应回响松紧交替,就产生了音韵的美感。在音韵美中声调非常重要。由于声调的不同,表情达意也不相同。声调的组合对诗文的美感有很大影响。
二、通过观察文字,感受形式之美。
文章的内容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才能表达出来,接触语言形式是读者进入内容的第一步,在阅读教学中先抓住作品的形式美进行赏析教学,感受作品的形式美,然后顺理成章进入作品内容领域。
(一)朗读节奏恰当,形成抑扬顿挫。古代诗歌对诗的节奏很重视,律诗绝句在音节、字数、用韵等都有极严格的要求形成抑扬之美,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都是反映生活的语言艺术,而内在节奏往往是生活的节奏,感情的节奏,两者都包含着内在节奏。有些诗文有读之抑扬顿挫,极富声音之美。如果能够背诵一些现代典范精美的白话文,涵咏其中,体会音韵美,美不胜收,优美的笔调,也会纷至沓来。
(二)结构形式创新,新颖别致有味。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把朱自清的《春》相关语句由散文式转换为诗行格式,教学效果就可能大不一样。先让学生感受这种形式转化之美。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秘密的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形式变化了,语义感情感受也不太一样,体现了浓浓的诗意,上面选段改变排列方式,同是写寻常的春雨,同是劝人们别恼,要学会欣赏这绵绵萧萧的春雨。
但感觉就不一样,这完全得力于形式的转换,形式之美可见一斑。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以语言为材料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而美感的起点是感受,因为美感作为一种具体的感情活动,离不开感觉器官对对象的感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先指导学生还原语言文学所传达的形象信息,扣住文章中的形象,以获得自身经验情绪储存的表现形式,在思维的屏幕上再现具体图景,感受体验其美的底蕴,进行审美活动。
三、探寻思想内容,感知审美对象。
(一)借助作品形象,唤起学生美感。美往往和形象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常常集中体现于人物形象中,成功的艺术形象能以其特有的方式向人们传播社会和人生的知识,向人们输出积极的人生价值和审美取向,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教学中应注意挖掘作品人物形象美的内涵,唤起学生的美感体验,努力从真善美的高度做出评判,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介绍背景诵读词句后,分析诗形象。引学生去追求心灵美人格美,做一个有健康审美情趣的人。
(二)借助作品意境,唤起学生美感。引导再造想象,创设作品意境。想象是人们在外在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在审美活动中,想象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可以说它是审美反映的枢纽,担负着通过作品的语言再现形象和再造形象的重要任务,马克思把人的想象力称为“十分强烈的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都含有诱导鉴赏者想象活动的机能,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进入作品意境,感悟作品主旨,同时也提高了审美能力。创作诗需要创新能力,阅读诗同样需要创新能力。
(三)借助作品思想,唤起学生美感。通过审美理解,唤起学生美感。审美中不仅要有感觉、情感、想象,而且还要有理解。审美活动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精神活动。美感不是一种单纯的感觉,它渗透着意识的理解,它是思维的深化。深刻敏锐的理解力具有拓展审美感悟的深度广度的作用。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而理解了的东西,更能深刻的感觉它。美感中的理解不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是化理为情,融情为理。如,马致远《天净沙》“断肠人在天涯”。因为断句不同而意思产生差异,“断肠/人在天涯”或者是“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在天涯”,这是一个因果复句,“断肠”是因为“人在天涯”,因为牵挂远在天涯的人,强化了“断肠”的意义。这种个性化理解也是审美差异性的表现。通过这样的分析理解,我们就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品味作品,就可能将阅读教学由苦读变为美读,提高阅读教学之实效。
(四)认真揣摩探微,捕捉象外之意。有些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深藏不露,需要读者认真揣摩探微捕捉象外之意。文学思想的深藏艺术可以表现为整篇文学作品的宏大构思。一部作品,总有旨意,是全篇的主题,包括思想和情感。思想,是作家对人、物、事思索的结论;情感,是喜怒、哀乐、爱憎之类的情感。如矛盾的《白杨礼赞》,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用北方及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来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通过作者所描写的情景,探究其承载的象外之意。这种审美感受,过程相对难一些,但探究成功后的愉悦是非常美好的。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因素,只要教师不断开拓其审美因素,潜移默化地进行美育滋养,艺术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就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瑜敏.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10, 000(001):15-16.
2.申玉兰.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试题与研究, 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