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动感、美感、情感中有效地培养农村小学生的数感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黄慧敏
[导读] 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数感,
        【内容提要】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数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建构数学学习,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实践证明,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以相关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实施有效的策略,重视估算;注重生活联系,丰富现实素材;提供实践、体验、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发挥习题价值。学生的数感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计算方法的灵活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总是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优化解题策略。
【关键词】建立 数感   培养数感     解题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曾经碰到过几次这样的学生作业:“小明身高162米”, “妈妈的体重是50克”“小红每分钟走1厘米”“小明的爸爸今年8岁”…..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问问其他老师,又都有哪些经历,唉!我们的学生怎么会这样啊!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
        那么,什么是数感?所谓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也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实际生活相联系。良好的数感的建立能使物理学会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建立起联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怎么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主要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校内延伸到实际生活。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例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如,你今年几岁?班级是多少?你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你家有多少人?你家的门牌是几号?这些数据、单位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这种亲近数学行为,能够使学生体会就在我们的身边。双比如:认识“0”时,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表上见过”;“电话上有0”;“我的尺子上有0”……使学生直观体会“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上表示日期;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在生活中体会了数的含义,在现实中初步地建立了数感。
二、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培养数感
        学生理解到数学的重大的价值及意义所在,才会明白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教学应打破课堂的数学应用僵局,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决生活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感的体验。

如,在教学《厘米、米的认识》时,由于二年级学生对这些长度单位缺乏这方面的数感,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自己动手操作认识这些长度单位。测测铅笔的长度,书本的厚度,桌面的长宽,,我们教学教室的长宽等,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学生逐步建立初步的长度单位的数感。如教学统计可以这样处理:呈现问题:我们去春游应该买些什么水果去?应该买多少千克?搜集数据:用举手的方法调查了解作出分析:同学们喜爱吃哪几种水果?每种水果有多少同学喜欢吃?每种水果需要买多少?学生相要解决问题,就必须人人参与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解决实际的问题,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在一个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中学习知识,一次又一次地经历或了解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了统计思想,领悟了统计方法,也在应用实践中强化了学生的数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现实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数感。
三、通过猜想,学会估算发展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在课程实施意见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而猜想是种数学现象,是人的思维在思索数学规律本质的一种策略,即数学思维。它与估算有着同枝连气的关系。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合理猜想,对于他们形成数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后,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谁能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了,你妈妈多少岁吗?有个学生大声说:我今年7岁,我妈妈今年32岁。老师把7和32写到黑板上并问:“谁能把这两个年龄放进去,用数学语言说一句话?”学生说:“7比32小,32比7大”,“妈妈的年龄比孩子的大得多”,孩子的年龄比妈妈的年龄小多了,妈妈比孩子大25岁,孩子比妈妈小25岁。老师问:你们想不想猜猜我今年几岁呢?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28岁;20岁;22岁;》。。。老师提示:我的年龄比你们大得多,跟刚才那位同学的妈妈岁数差不多。给你们三个答案:20、29、38,请问我今年可能多少岁?学生异口同声地喊出29岁,准确地猜中老师的年龄。这样的游戏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形成了数感,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富有情感的,让学生学习亲近的数学。再者,激发学会估算的兴趣与技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感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在进行大数目的教学时,我请学生们试着估算一下一页报纸上有多少个字?一堆砖有多少块:一把瓜子有多少颗:全校有多少名学生?体育馆有多少个座位?全校学生人数与体育馆座位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在估算时很少有人会凭空估计,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地把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这些大数。当学生把一份的数量与大数进行比较时,观察并感受到大数相当小数的几倍,体会了大数的多少,也了解了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这样的估算训练中,估算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会了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显然学生在这种自主探索的教学活动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亲身感受到学习的过程可以由他们去掌握,按自己的想法去完成,有着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在充分表达交流各自的想法过程中,既发展发散性思维,也激发了学生学好估算的求知欲望。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数感的途径还有很多种,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生活体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境密切相关的,激发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奥妙所在,进一步使生活成为学习数学,建立良好数感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黄慧敏,女,2004年9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为灵山县陆屋镇广江小学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