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的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呢?我们生活的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作为美术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因地制宜有组织地在本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和进行艺术创作,积极探索、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以做好挖掘、保护、传承民族文化艺术遗存的工作。
近8年时间,我开展了《民族艺术‘课堂化’探索——蒙古族元素装饰画探索》课题研究,如果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唤醒”,那么我的课题研究就是唤醒学生对民族、家乡、生活、绘画、美的热爱。通过课堂化的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将文化学习与审美教育贯穿教学始终,在注重对学生绘画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在日积月累的学习积淀中,唤醒他们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美好生活的愿望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近几年,针对“蒙古族元素装饰画探索”课题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创作活动,《蒙古族木板丙烯装饰画》、《手绘鄂尔多斯建筑明信片》、《手绘鄂尔多斯静物明信片》、《手绘鄂尔多斯动物明信片》、《蒙古族人物装饰画》、《鄂尔多斯标志设计》、《看落叶七十二变——秋天的鄂尔多斯》等,通过这一系列课程能激发孩子们对于身边的人、物、景的关注,使他们不再对生活做“最熟悉的陌生人”。孩子们看到它的美,才懂得它的好,拥有幸福感,才懂得回报。如果连身边的美都看不见,那你的生活哪还有诗和远方。
蒙古族元素是蒙古族文化艺术的符号,是蒙古族人民劳动生活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也是本土文化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演变,有着独特的审美习惯和传统文化内涵,探究蒙古族元素装饰语言,有助于我们了解蒙古装饰美的本质,指导我们对蒙古族图案、纹样、造型、色彩的运用,从而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创作观念,发掘出代表其精华的积极因素,并运用于创作中,让人们了解它的类型、美感规律、艺术风格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这才是对民族文化最有效的保护与传承,这才是“民族艺术进课堂”的目的与意义。
研究过程中我们选择了适合学情、表现丰富、内容广泛、欣赏性极强的装饰画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在造型上,注重夸张变形,突出高度的概括性与简练性;在构图上,注重追求自由时空,表现平面化的无焦点透视的多维空间;在色彩上,讲究化繁为简,不追求明暗、远近及写实的冷暖关系,而追求色彩的象征性。在表现语言时,注重外观的视觉形式美感的设计性,有明显的人工美化的刻意匠心。在材料选择时,丰富多样的材料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各种材质的运用也增加了装饰绘画特殊的表现性。从这些特质来说,用装饰画去探索表现蒙古族元素时,学生选择的空间更宽广与自由。当传统的蒙古族元素受当代美术与现代设计的理论与风格的影响,相互碰撞、渗透,新的创意和灵感就萌发出来,使蒙古族元素的装饰画具有新的风格、新的特点和新的味道。学生作品既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艺术积淀,又有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理念,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我们以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的衣食住行为主要的课题研究范围。
在做教学设计时,为了方便收集整理资料进行后期创作,按题材又分为多个小主题:建筑篇、静物篇、动物篇、人物篇、植物篇、美食篇。在学习活动时,侧重于对蒙古族元素“造型、构图、色彩、图案纹饰、寓意”等多个方面进行挖掘与探索。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又会对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对称、均衡、节奏、对比等形式原理进行研究,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赋予作品以抽象化、规则化的形式美。立足民族的本土艺术,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与设计接轨,创新发展,不断更新,发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大众亲和力。
我们以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为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美术课堂中经历“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传承美”这一美的历程,再学以致用将装饰画的美学规律运用到蒙古族元素作品的创作中,去实现“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改变生活”这一美的理想。
在教学设计时注重推陈出新。年年岁岁教学课题相似,岁岁年年教学方法不同。根据不同小课题探究出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示范法、探究法、体验法、自主学习法、观察法、创作法、联想法、夸张法、变形法、拟人法、移花接木法等;在教学活动设计时注重新颖有趣。横看成岭侧成峰,美术活动各不同,听说读赏画作研,寓教于乐创新中。成功举办过的探究学习活动有师生共作、师生共读、师生共赏、师生共研、师生共画、师生共说、师生共游、师生共展等类型,师生反响极好,我在课后经常反思并撰写论文《美术课堂的创新》进行详细的阐述。
我校的课题研究辐射面广,面向全体学生。我校的美术教育培养方针是“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在办好校园特色社团的同时,更加深入的挖掘美术课堂的无限潜能,探究美术教与学的乐趣。校园艺术文化节不再是社团学员的独舞,调动全校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研让更多的孩子关注本土文化、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从而将其传承下去。此外我还甄选优秀作品去参加各级美术比赛,屡获殊荣,校园艺术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课题研究时注重教师素养的提升,积极参加东胜区美术教师工作室学习,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向大师学习,参与艺术考察与实践活动师法自然,参加各级比赛展览活动以赛促学,举办校园美术作品展教学相长,参加备课组教研组活动向同行学习,搜集各类美术资料自主学习,勤写教学反思随笔温故而知新。
我校的课题研究注重与高科技结合。在做前期的蒙古族和装饰画素材搜集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整理分类,然后放在QQ艺术空间、QQ群、微信群、美篇公众号共享,这样大家就能方便快捷的查阅大资料库。在课堂利用手机拍照录像对学生创作过程的展开实时跟踪与记录,课后对学生作品进行收集与分析,利用利用“美篇”、微信平台向学生、家长、兄弟学校及社会进行宣传与推广,现已有近三十篇二维码书阶段性课题研究报道。
这次课题研究充满了挑战、乐趣、感动,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共同成长,认识了一个全新的鄂尔多斯,收获了一个全新的自己。数千人异口同声,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对蒙古族艺术的热爱,既有对传统的探索与传承,又有对新时代的思考与创新。
美术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坚持信念,继续前行。我们不做教书匠,我们要做教研者。艺术不止眼前的技能,还有身边的美与文化。教育不止眼前的书本,还有远方的诗和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