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学校师徒制实施 促进初任教师专业发展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刘长凤
[导读] 针对前期调查研究发现的师徒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针对前期调查研究发现的师徒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指导教师、初任教师三个层面对学校师徒制的实施改进提出建议,以期达到让师徒制更好促进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师徒制   初任教师专业发展

        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指导教师以及初任教师自己多方面的努力。但是目前的师徒制也沿袭多年,在某些方面需要改进。比如:对师徒结对期间的指导工作缺乏过程考核,对促进师徒共同发展的平台搭建得还不够多,对师徒共同成长的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对师傅和徒弟的选择考虑还不是很充分,不能充分激发师傅的指导热情和徒弟的成长热情。基于对一些学校师徒制具体情况的研究,同时和教学教育理论相结合,本人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之后,就师徒制更好促进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学校管理层面的建议
        师徒制中主体包括指导教师、初任教师。学校属于师徒制效果产生的重要保障。为此,关于学校方面,应当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完善指导教师选拔和培训制度
        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会受到指导教师选拔质量的影响。选拔水平直接决定着师徒制的实施效果。所以,学校管理者需要对其充分关注。
        第一,在指导教师选拔制度方面需要明确细则。当前国内在指导教师选拔方面更多考虑经验因素,重视指导教师是不是具备丰富经验、优秀技能。但是国外方面不仅仅考虑专业素养、技能,也会重视心理素质、人际关系、指导技巧、沟通能力等。
        第二,在初任教师指导方面,为提升指导教师效率,针对拜师过程、带教过程,学校方面应当对指导教师开展相应的培训,以使指导达到预期效果。研究中笔者发现,很多学校指导教师对初任教师指导方面,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顺其自然,内容方面更多是个人经验,系统性欠缺,这种方式对初任教师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不利因素。
2、实行师徒自愿结对方案
        很多高中的师徒制,更多的是行政化的师徒分配,师徒双方缺乏自由选择权,师徒不情愿的结对,使得新老教师在性格和教学倾向上不能很好地形成一致,不利于双方的专业发展,笔者建议需要给予新老教师自由选择“搭档”的权利。另外,师徒自愿结对,使得初任教师在师徒关系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保证其话语权,并让其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而师傅可以选择更具发展前景和适合自己特长的初任教师,能使师徒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促进双方的专业发展。
3、补充多样化的师徒制模式
        很多学校师徒结对的双方都在同一个学校。尽管这种安排有助于师徒交流,不过也有着一定的问题。本校师傅对初任教师进行辅导,而初任教师成熟后将会对新来的初任教师进行辅导,这样持续下去,将会使得初任教师技能都来自于同一个学校,甚至是来自于同一个师傅,长期来看,显然不利于整个学校师资实力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专任教学导师制。即聘请快要退休或者是退休返聘的优秀教师,不安排他们从事教学工作,专门负责指导初任教师。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从质量以及时间有保障,实现全方位对初任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让指导教师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因材施培。另外,“一对一”的师徒结对,可以明确职责,便于考核,但可能不可避免地,由于一个指导教师存在不良特质,从而对初任教师专业成长产生影响。为了提高教师培训效果,要实现师徒结对由“一对一”到“多对一”或“多对多”的超越。鉴于越来越多的学校非常重视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初任教师也反映在集体备课中收获较大,笔者建议,实行“多对多”师徒制,即多名指导教师同时对多名初任教师展开培训。这种方法可以让指导教师扬长避短,发挥自己所长,比如有的指导教师长于教学组织,有的更擅长教科研,同时,它也能营造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氛围,使初任教师能博采众长、在你追我赶中向不同的师傅学习,获得更快更全面成长,同时也有利于指导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不断反思、合理借鉴、吐故纳新,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专业发展。
4、设计系统化的指导活动
        考虑初任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有着多层次、多领域需要。所以师徒制活动应当实现系统性的安排和设置,充分把初任教师职业发展所需的必要因素以及社会发展的相关因素考虑在内,设计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指导方式和更加完整性的指导内容。
        比如在指导方式上,可以通过师徒互动、同伴互动或集备课组、教研组合力,进行教学专题研讨、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整合等行动研究,更要与时俱进,“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教师带来了更广阔的学习天地,获得了海量学习资源,因此要充分开发针对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的指导活动。

在指导内容上,基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设计较为完善的指导体系,囊括专业知识、师德、专业理念、能力等,从仪容仪表到言行举止,从教学设计到课程开发,从教法选择到学法指导,从课堂规范到课堂管理,从课堂提问到活动组织,从教学评价到教学反思,从师生沟通到师生关系,从学科教学到立德树人等等诸多方面,将“师徒制”当中师傅在学科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上对徒弟指导上的定位,拓展到更广泛、更自由、更深层的带教层面上,在不知不觉中师傅的职业认识、学生观念、教育态度、个人修养以及学校的文化传承等缄默知识就传承给了初任教师。
5、建立完善的管理评价机制
        监督管理以及评价是所有制度落实当中不可或缺的。时下,国内师徒制在评价和监督环节有着重视开始,忽视过程,停留在形式主义的情况。而且评价范围小、主体单一,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所以,想要促进师徒结对的有效发挥,需要推动师徒制监督和评价机制的逐步完善和优化。
        在监督管理上,实施师徒结对之前应当注重全面动员。实施中,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在实施之后,还要及时做好汇报以及总结。另外,还要完善初任教师出师考核和后续辅导工作,初任教师学习能力达到预定目标,应该及时出师,并形成后续的与老教师能及时沟通的机制,确保他们专业的持续发展。
        在评价方面的建议:首先,基于发展性评价推动评估机制的创建,使评价甄别功能得到削弱,而激励功能得到提升。其次,引入更全面的评价指标和内容体系,引入双向和多向评价,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将初任教师自评,指导教师、校领导、同事、学生、学生家长等他评相结合。最后,在整个“师徒结对”进行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激励手段,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例如薪酬、荣誉等激励方法。
二、对指导教师层面的建议
1、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指导教师需要了解,师徒制有助于初任教师不断成长,也有助于指导教师自身成长。在指导徒弟的过程中,指导教师也能总结、审视、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是一个再学习、再思考、再提高的过程,因此,指导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此外,为了个人带教能力不断提升,指导教师应当注重对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利用,不断升级自己的教育方法、理念,创造更多深造的空间和条件,努力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并将其能够和具体实践加以融合,敢于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2、制定具体带徒指导方案
        指导教师结合初任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和特点,对徒弟指导方案进行设计,能够使得工作更有计划性,便于师傅对徒弟进行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指导。据笔者调查,当前国内师徒结对指导方面更多关心教学和人际沟通,至于初任教师科研、心理辅导等方面指导不够,指导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入和丰富。比如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方面,可以引领徒弟,从怎样找到有意义的研究问题确立课题开始、到检索文献规范书写立项申报书、到研究过程的资料收集分类和整理、到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的撰写、再到结题后的深入思考等全过程进行指导,使初任教师在教科研方面有所突破。
三、对初任教师层面的建议
        外界环境条件以及指导教师支持,是初任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真正产生关键性影响的还是初任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自主性。这种自主性要求初任教师需要有强烈的自我发展观念、意识,能够按照自身状况,对自我专业结构加以分析和研究,从而自觉有计划地实施专业发展,对自我专业发展实现有意识地调控、反思和总结。新时代对教师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初任教师更要对专业发展有着正确的认识态度,看到其紧迫性,增强主动自觉发展的意识,以内驱力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树立目标意识
        “无目标的努力,有如在黑暗中远征”,人生不能没有目标,有了职业生涯的目标,才会执着地追求自己的人生。对于初任教师而言,专业发展并非盲目发展,需要对自身需求、特征加以分析,寻找优劣势,进而设计发展规划和阶段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直至预定目标达成。
2、养成反思习惯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真实的教育情境存在动态性、复杂性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需要工作能够考虑时间、地点、学生的不同,教学技巧、模式也不固定,初任教师理应站在多个角度和方向对自我行为、观念进行审视以及反思,看到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对此,J.W.Brubacher提出五反思法:其一,课后备课;其二,反思日记;其三,观摩分析;其四,职业发展;其五,行动研究。采取二次备课、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通过听评课观摩和分析师傅和其他教师的教学,就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最终才能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3、加强师德修养
        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教育学生。当今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奢靡之风盛行,对90后教师有较大影响,作为初任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抵制各种物欲,抵抗各种诱惑,自省、自重、自警、自励,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始终坚守内心纯洁的精神家园,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用爱心、责任心、耐心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这样,才能够让教师教育价值得以体现,使教师生命意义得以彰显。

参考文献:
【1】杨显彪.“师徒制”: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03):13-14.
【2】王怀钦.职业学校教师的校本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17):23-26.
【3】陈琳. 师徒制对初任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董银银.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