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近情遥,含吐不露 ——浅淡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陈淑丽
[导读] 语感是语言能力的外化,它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灵性;语感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寻获适合自己个性和
         [内容摘要]
        语感是语言能力的外化,它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灵性;语感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寻获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从而进行整体感知和自主的学习探究。不可否认,新课程背景下,语感教学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尊重语文学习规律,通过“读”、“感”、“疑”、“评”等方法培养语感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力、理解力和鉴赏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感培养   语文教学
       
长期以来,我们把“知识中心”、“智育至上”作为语文教育的普遍原则,造成了在课堂教学中重分析、概括、综合等“认知能力”的发展,忽视了体验和感悟的情感累积,导致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能力的失衡。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有语文界人士意识到“知识中心”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弊端,提出把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淡化“语文知识”的“语感教学论”的口号。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一文更是将语感与语文知识之间的关系推到了语文教学的前沿。
        语感,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直接的感受和领悟能力。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核心,语文教学的功效首先表现在学生的语感上,培养良好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性任务。那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感呢?
一、读——语感形成的基础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如果说手感、乐感的形成离不开大量的“观剑”、“操曲”之实践,那么对语言的感觉——语感的形成,自然就离不开“读”这个最基本的实践过程。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诵读、细读、略读、泛读等等。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吟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1、诵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自觉诵读课文的习惯和技能。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花大力气对学生的朗读技能进行指导。其形式可以多样,比如语文组开展“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要求班级每至少要有十五分钟的早读时间,不仅要求学生读出声音,还要求读出感情,以此打破不敢读书的尴尬心理。还有可以积极配合县里开展的“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发动全校师生进行“海选”,如果有积极的“伯乐”总会发现隐藏起来的千里马。当然语文老师也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以读带动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2、细读
        朱熹曾经说过,“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这里的精读应也是我们所说的细读吧。那么如何对文本进行细读呢?例如在教学《山羊兹拉特》时,我特意留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反复地细读、体味阿隆与兹拉特在草堆中的对话及文本最后三段:首先让两位学生进行分角色对原文进行朗读,其他同学揣摩此时山羊在发出“咩”之声时的不同心理,第二遍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解读兹拉特的“咩”,并与同桌进行交流,第三遍请学生分角色用解读后的山羊语言进行朗读,其他学生对内容及情感进行点评。此举旨在通过细读来品味人羊之间的建立在平等、互助、理解基础上的深厚情感,从而把握文章主旨。而学生在齐读、分角色朗读、和个人品味性细读中也学到了解读文本的方法,也在反复品味中积累了语感。
        还有如特级教师肖培东在上《琵琶行》时,他把重点完全放在了对第二次音乐的解读上,通过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自由诵读、学生范读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此段音乐的理解。因为在这段音乐里,融合了太多琵琶女情感及身世的因素,如果把握了这段音乐描写的内涵和朗读时的情感,那么学生就能理解文章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刻内蕴。课堂上如是教,课堂外学生肯定也会仿着如是学,所以我认为细读提升语感的最有效的通道。
        3、泛读
        语感的培养,除了课内的诵读、细读,还需重视课外的泛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以课本为主阵地,更应该引导学生由此出发去跋涉课堂之外的万水千山,去观赏课本以外的万紫千红,使读书成为他们生活需要,如同吃饭穿衣。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尝试:第一,指导学生订阅报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订阅如《语文报》、《作文成功之路》等报刊,要求能做到人手一报或一刊。第二,鼓励每人办一张学校图书证,充分利用图书馆,拓展阅读视野。第三要求学生养成做读书卡片和读书笔记的习惯,要做到“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开卷有益,日久成习,学生慢慢地积累了知识和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也就不觉得内容空洞,对写作也渐渐地有了兴趣。把课外的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体系,加强阅读指导,这无疑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感——语感创造的必由之路
        浙师大王尚文教授曾说过:“语感源于人的感官和心灵对言语的感受,并由这种感受不断积淀而成。

”对于同一篇文章,每个人的阅读感受肯定不一样。教师觉得可以略教的地方,可能是学生有若干个疑点与难点的地方。教师津津乐道的地方,学生或许不屑一顾,不以为然。
        想到前段时间参加“外国小说欣赏”研讨会时,一位上完《清兵卫与葫芦》的开课教师转述的学生对她说的一段话:老师,你为什么不让我们对文章的倒数第二段的一句话发表一下看法呀,我们对这句话还有话可说。我不得不对那些学生表示钦佩,教师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上确实非常出色,也让学生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学生的反映非常积极。但学生提到的也是被教师忽略的这句话“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怨恨用槌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恰是揣摩、理解文章主旨的一个切入点,在此停留、讨论绝对能在主旨理解上起到升华的作用,我想课堂上如果留有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是学生已自觉形成的语感,她们在平时的课堂参与中已有自己的想法,有了自主的“感”悟文章的能力。
        三、疑—— 思之始,学之端,感之源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疑问,就会主动地去探索。疑问的产生是学生感受文本的前提。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由质疑到质问再到有所感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为进一步感受文本奠定基础。
        例如对于《外国小说欣赏》里关于“主题”的把握,曹文轩教授明确提出“小说最忌讳主题鲜明,主题鲜明对于小说很难说是一个优点”。所以,在教学小说欣赏时,教师要让学生更充分、更深入地解读文本,从文本中寻求个人感悟到的主旨意蕴,然后在课堂上罗列出来,让学生进行讨论、质疑。“说不尽的主题”,不仅让小说本身充满魅力,也让学生在质疑中提升了理解作品的能力。
        另外,在教学《长恨歌》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后对于“三种主题”的提示,运用自身感受自主从文本中寻求释疑的答案,学生在充分感悟文本后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这就达到了在质释的同时自主释疑的目的。同时在教学《项链》一课时,我曾引导学生对课本中“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我,也可以成全你”这一段话进行讨论,并把《教参》中认为这一段话“讽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这一观点告诉学生,让学生质疑。有的同学认为“讽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人人都有虚荣心,这本身无可厚非。有的学生补充,正因为有虚荣心,人才不会安于现状,才会去创新。这种求异、寻疑的讨论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成为学生进一步感受文本的起点和契机。
        四、评——读者心灵的观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有紧承在“重视良好语感”后面的是“整体把握能力”,也就意味着语感培养切不可把宏伟宫殿拆成片片琉璃砖瓦。整合,实际上应该是“整体直觉”“整体感知”的阅读方式,是阅读的最优化策略。因此,成为语感培养的最终目的应该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那么如何让正在培养或已培养起来的语感落到实处呢?如果说“读”、 “感”、“疑”是学生对文本言语的一种主动的敏感的发问,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一种自觉的探究,是情感层面上的理解。那么,评则是文本言语内涵在学生心灵上的观照,是文本言语形式在学生思想上的升华,是属于理性的思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进行“评”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还是以《外国小说欣赏》为例,新课标提出“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因此在教读课文前,只要是涉及到名家,我一般会在课前发给学生有关作家作品的预习资料: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文本,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和资料给这位作家或作品写一份“简评”,如果有附带影片,则可写观后感,若没有也可以用一句话的形式归纳作家性格或事迹,以用于实践、写作等用。如教学《桥边的老人》时,我课前印了有关海明威的简介,课后给学生看了《老人与海》,之后让学生结合文本、作者身世和影片,要求课后写一篇评论性的文字“_______海明威”,要求500字以上,横线上可以填写任何可以用来形容海明威形象或性格的词语,如此一来,就让学生将相关知识以及零散的感悟通过“评”的形式积淀下来,提升整体感知的能力。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点评中,对言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感知、开掘,并且相互触动启发,对言语的“敏感”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在口头点评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整理归纳写成一篇文章,这又是更深一步对文本的理解。
        综上所述,语感本身作为一种语言能力,也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离开语感,那么“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读-感-疑-评”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
[参考资料]
[1] 浙江省教育厅. 关于教学人教社外国小说的建议[J]
[2]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 湖北教育出版社
[3] 邵统亮 . 语文课程标准语感观[J] .  苏大附中课题网 2010.9
[4]  王尚文. 语感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